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校长20余载默默耕耘爱生如子义务补课近万小时

(2022-03-14 16:31:47)
中学校长20余载默默耕耘 爱生如子义务补课近万小时
(转自中国文明网)

  都维雄从小在黄河边长大。从小学到中学,他亲历了简陋与落后的求学环境,“土台子、泥孩子”,或许是少年时的求学经历给他留下太深的记忆,他从洛川师范一毕业,就投身于山区教育,这一干就是27年。

  从都维雄拿起教鞭的那天起,就将改变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当成内心的使命。他用一种挚爱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他懂得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用爱来对学生实施心灵教化的清苦职业。

  刚参加工作时,都维雄被分配在土岗中学任教。那是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可都维雄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在每天繁杂忙碌的教学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每天,当他走上讲台,耳际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他便感到像是在指挥着一部稚嫩的思维交响乐,那种给人施教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体会到师道的庄严。晚上,在清寂的校园里,他闭门修业,用“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精神来不断充实自己。在土岗中学的两年间,让他体会最深的是: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所谓“腹中贮书过万卷”,正是对教师知识储备的一种要求。

http://images.wenming.cn/web_wenming/sbhr_pd/hr365/jyfx/201802/W020180206372713589661.jpg

都维雄辅导学生作业(右一)。图片来源:陕西文明办

  1992年,他被调到文安驿中学。经过一个时期的熟悉和了解,让都维雄感到吃惊的是,这所学校当年的高中升学率为零。面对这样一个现状,他既感到难过,又清醒地意识到,调入这所学校后,他将要用肩挑起更大的责任,挑起更重的担子。经过深思熟虑后,都维雄主动向学校请缨,要求接过毕业班。从那一刻起,他通过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学生厌学的根源。他先通过思想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懂得,今天的刻苦努力,是为了明天的人生能够“出彩”打牢基础;今天所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理想之花的一次浇溉。同时,他创新教学方法,在用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为了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他将学生按学习成绩组成“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开展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来提高学习成绩。甚至,他主动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义务给学生补习各门功课。粉笔用了一盒又一盒,昼夜加班累得他嗓子沙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一年下来,高中的升学率达到90%。这奇迹般的成绩,是都维雄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是都维雄向家长、社会交出的一份答卷。淳朴的老百姓们特意做了一块“为人师表”的牌匾送给他,以表情意。

http://images1.wenming.cn/web_wenming/sbhr_pd/hr365/jyfx/201802/W020180206372713867654.jpg

都维雄(右一)在学生家中家访。图片来源:陕西文明办

  “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失学”,这是都维雄写在记事本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在一次家访中,都维雄了解到杨杰同学自小丧父,母亲又意外骨折,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无以为继。杨杰同学面临着辍学,都维雄决心帮杨杰一家度过难关,每天晚上,他批改完作业,便赶到杨杰家里,辅导当天的课程。因为都维雄的付出,杨杰同学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学业一点也没拉下。“伤筋动骨一百天!三个多月,都老师天天来我家,风雨无阻,给杰杰补课,还硬塞给我500块钱。杰杰没辍学,多亏都老师啊!”杨杰母亲感动地说。

  都维雄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境贫穷。在都维雄的资助下,20多名贫困生最终完成学业。持续资助学生,让本来工资就不多的都维雄生活更加拮据,二十多年来,他已记不清自己因资助学生花了多少钱。

  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看着学生健康成长更幸福的事情了。都维雄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努力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生命成长的领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