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676b6f62ta7e0378695ef&690
窗外的老槐树,绿荫如盖,葱茏的叶子填满莫测焦虑,偶尔传来喜鹊唧唧喳喳的叫声······听到这声音,心中便预感到一种吉祥与喜气。
门铃响了,我拿起可视手柄,里面传来声音:“你好!下来取快递。”
四月中旬怎么会有快递?打开一看,原来是朋友送给孩子的礼物,一个翡翠挂件“蝉”,并附上一页红色信笺,上书:“祝霍钧辉
一鸣惊人。”
晚上孩子放学回家,我又重复说着以往的话:“还有一个月了,你要做最后的冲刺,争取考上一类本,一鸣惊人。”
儿子不耐烦的看我一眼,用挑战的目光重申:“你就知道一鸣惊人,烦不烦啊!再这么唠叨,我不考了。”
“我是知道一鸣惊人,你大爷、大妈也希望你一鸣惊人。这不,礼物都寄来了,你看那。”我边说边拿起礼盒。
孩子感到突然,接过翡翠挂件一看:“挺可爱的,那我再努把力,考一类本还算事儿。莽帆姐姐上的是北大,我肯定是比不了。”
儿子有时说话挺牛,可按学校成绩排名,也就将将考个二类本,我和他妈心里真的着急,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我们整天唠唠叨叨,包括朋友送的礼物,只能说长辈的用心良苦,好像只有这样做,心里才踏实,希望你能超水平发挥。高考是一场公平的智能知识比赛,不能轻言放弃,对你的一生很重要。也是每个家庭必须经历的,大家都不轻松,都要尽最大努力。”
在这一个月里,我们察言观色,不敢多说一句,生怕影响孩子情绪,因为我们都有着各自的焦虑。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照顾好他,爱人去老莫西点买最好的“金砖面包”;我去活鸡店买活鸡、活鸽;去肉店买猪心、买鲤鱼,增加营养。也希望吃那补那,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什么金榜题名、鸡犬升天、匠心独运、展翅高飞、鲤鱼跳龙门等每天换着样吃。哈哈!煞费苦心。
每年6月7、8号是法定的高考日,在高考的大门外,有无数的的家长和考生。天气是炎热的;人们的心情是炎热的还有焦虑。透过考生的面孔,有的口角起泡,痤疮乍起。听说有的考生饭也吃不下去。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开始了人生选择。高考不能谈判、不能求告、甚至不能迟到,谁也无权拒绝,这是人生理想的第一个战场。
一个学生,13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只为这公平的一天,高考的感觉,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大多数经过高考的人,往往年过50还梦中高考数学,题目是一道都不会做,最后给急醒了,这些都是高考压力的后遗症,焦虑所致。经历了焦虑的成长总比溺爱的成长好,比如增加了自信、独立、忍耐力、抗压力等,有人在焦虑中学会了控制。高考是一个公平竞争平台,不管考生出身如何,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包括心理素质方面。中国的国情是,考生多,好的大学,清华北大谁都想去,在考生高于几倍招生名额的时代,考生之间自然就要产生竞争,优胜劣汰。考生是用成绩选择学校的,不可能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让你挑选学校。不能因为焦虑怕学生跳楼就不参加高考。成长的烦恼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高考只是公平进入社会的起点,真正与社会接触时的手足无措、生活焦虑的时刻还在后头,社会的拥挤、藩蓠重重,对于地球物质能源紧缺的时代,人生都在长跑,不要求快慢的得失,最重要的是公正。不能为减轻孩子的焦虑,而让孩子偏离普教教育。当有人提出为孩子减负时,想过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当有些孩子高考落榜,或所录取专业不理想时,才真正体验竞争的滋味,这时不用你为孩子减负,他会选择复读,加负,再拼一年。他们不愿意将人生耽误在起跑线上,在人生充满着智力、权利、和金钱竞争的群体中,年轻时承载着负重,总比中年时再加负要轻松得多,这是经验。所以,高考并非功利性的应试,而是针对孩子成长的一种神圣检验,适者生存,是对孩子的真正爱护,如果要为学生减负,就要减掉学生的负面情绪。世界上没有不付出就能成功的,有付出就有焦虑,如果社会土壤是公平的,焦虑本身就是教育,用焦虑赢在高考起跑线上,总比输了强。
孩子高考不在本校,我们想接送他,孩子坚决不同意,非要自己坐地铁,我们想陪他一起去,心里才放心,孩子也不同意。没办法,只好妈妈先到考场学校门口等,孩子走进地铁站后,我打电话告诉她:“孩子已进地铁。”随后再坐下一班地铁去和她妈会面,每次确认孩子进考场后才算放心。
每科考完,都能看到个别考生有流泪的,还好,儿子的心情还算稳定,6月23号网上查成绩,总分486.,算是发挥正常,因为班主任曾说过:“论聪明,霍钧辉考一类本没问题;论成绩,要想考一类本,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孩子查到已被一类本大学录取时,我开玩笑地说:“这中国的吉语有时还是灵的,送蝉就能一鸣惊人。”孩子考完试天天上网、玩游戏,高考的压力早已释放,说话也带着笑意:“幸亏阿姨送的蝉小了点,如果跟真蝉一般大比例,我就能考600分,那我的第一志愿不就报亏了吗?”
“那你不早说,我给你换一个大的蝉,多好啊!”
“如果我说出来,就不灵验了。”听后,我无语,现在的孩子真能狡辩。
我把这话学给朋友听,朋友哈哈大笑,说道:“幸亏我们送的是蝉,如果送的是金牛。按真牛比例,公司都得倒闭,我们可就一鸣惊人了。”
不管怎么说,孩子考上大学了,大家是皆大欢喜。这一鸣惊人的背后,是用真实的付出和焦虑换取,我想起了唐朝虞世南的诗句:“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窗外的老槐树,传来了美妙清越的蝉鸣······
http://s4/middle/676b6f62ta7e05d1f1c33&690
2011年7月12日 苦痕于《霜石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