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海方:寻找京味儿的城市

(2011-05-03 15:02:56)
标签:

马海方

寻找

京味儿的城市

风情

老北京

苦痕

原创图志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2/middle/676b6f62ta25acb53da21&690  

     随着春风送走淡淡的花香,优雅的花朵开始纷纷飘落,葱茏的叶子又填满了生活空间。风和日丽的五月一日,我来到荣宝斋,参加“马海方古都风情画展”开幕式。这次展出的马海方作品八十余幅,集中反映他二十多年来从事京味人物绘画取得的艺术成就。这次画展给我的触动很大,其价值与意义超越了绘画本身,马海方是在给风情古都的最后一个机会,值得思考?

   

    现代化的北京,到处都是林立的大厦,人们自由呼吸的空间越来越少,传统的京味儿城市逐渐缩小。北京的城市已是奢侈、物质、经济的代名词。传统的京味儿,那种安逸的节奏更是被商业社会竞争渗透的无影无踪,去北京逛逛,大街上的人,行色匆匆,连纯正的北京话都很难听到,掺杂的是南腔北调和标准的电子语音系统。这种追求价值的创造中,反映的是商业社会竞争文化,打造的是繁华的城市形象,把资源堆在古今的空间里展现,所以,你会发现,古都的味儿没了,现代的面貌又很杂。用广场,庙会代替文化,用展式文化代替生活文化。

 

    马海方的作品告诉我们,城市的品位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百姓真实生活的积淀。马海方说过:“现在的北京,可能看的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家要看京味,看这个城市现在的特点是什么,过去的特点是什么,过去很重要。”

   

    在这个意义上讲,规划更重要,风情古都是经典的回眸,保留过去的重点,就是保留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在视觉上、在时空上都要有空间感,不能纠缠在一起,比如,保留一个古建筑或一条街,周围、方圆要有开阔的绿地或绿化带,突出它的历史文化元素,现代化的建筑要明显区分开,不要搭建、混建,节约土地不能牺牲人们的审美视线。说到这好像有点跑题,我们还是在马海方作品里寻找京味儿的城市吧。

 

马海方生于北京,长在胡同里。古都风情的老北京滋养了他那双智慧的眼睛,隽永的京味儿改变了它的命运,别人说他的画土的掉渣,我却认为他的画纯的质朴。他平时不爱说话,却喜欢同生活对话,他的话都在画里。在他的画里,有古都的街头巷尾,有老北京的影子,有现代人的生活小景,有民间的五行八作,有人生的喜怒哀乐,在这些大俗的平凡中,用“没骨”写意法表达了真实的京味儿市井,凝固了永恒的经典。是现代版的京味儿“清明上河图”。

 

马海方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选修人物画专业,师从刘勃舒、卢沉、姚有多等名师。90年代中期,马老师在画坛就很有名望了,那时我就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并开始收藏,我的篆刻作品刊登在《中国书画》【43期】上后,认识了马老师,经常去人民美术出版社找他,在他简陋的画室里,近距离见证其创作过程,知道了马海方如何以京味儿元素的价值取向去构筑自己心中的北京风情。在他笔下是造型准确、笔墨生动、着色大胆的京味小景和从事不同职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艺术形象,仿佛置身于京味儿城市之中。

 

他不随波逐流,几十年如一日,骑着自行车或步行走遍了北京的东西南北,寻找京味儿的原型,坚持写生,积累了大量素材。他为人朴实厚道,“认认真真作画,踏踏实实做人”,是他的座右铭。在看似平淡与朴实之中,透视出生活本色与人性本色的美感,散淡之中体现出生活本质,通过老北京风情的窗口,折射出社会的安详与和谐。这是一个属于钢筋水泥的年代,现实的市井胡同已退隐或躲藏在他的作品里,,风情古都已是他忠实的守望者。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忙于赶场时,如果停一下脚步,反思一下,或回回头,看看京味儿的风情,或许能找到生活的快乐,或许能放松你的精神压力,那种低碳的、平和的、朴素的,脱俗的艺术世界,与当下喧嚣拥堵的世界相比,你的心里是否踏实了许多,马海方用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描绘了京味儿的城市,更多的是用心灵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http://s10/middle/676b6f62ta25b08a5a579&690

http://s16/middle/676b6f62ta25b0a22ea9f&690
http://s16/middle/676b6f62ta25b12315d5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墙的春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