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方:寻找京味儿的城市


标签:
马海方寻找京味儿的城市风情老北京苦痕原创图志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http://s2/middle/676b6f62ta25acb53da21&690
马海方生于北京,长在胡同里。古都风情的老北京滋养了他那双智慧的眼睛,隽永的京味儿改变了它的命运,别人说他的画土的掉渣,我却认为他的画纯的质朴。他平时不爱说话,却喜欢同生活对话,他的话都在画里。在他的画里,有古都的街头巷尾,有老北京的影子,有现代人的生活小景,有民间的五行八作,有人生的喜怒哀乐,在这些大俗的平凡中,用“没骨”写意法表达了真实的京味儿市井,凝固了永恒的经典。是现代版的京味儿“清明上河图”。
马海方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选修人物画专业,师从刘勃舒、卢沉、姚有多等名师。90年代中期,马老师在画坛就很有名望了,那时我就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并开始收藏,我的篆刻作品刊登在《中国书画》【43期】上后,认识了马老师,经常去人民美术出版社找他,在他简陋的画室里,近距离见证其创作过程,知道了马海方如何以京味儿元素的价值取向去构筑自己心中的北京风情。在他笔下是造型准确、笔墨生动、着色大胆的京味小景和从事不同职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艺术形象,仿佛置身于京味儿城市之中。
他不随波逐流,几十年如一日,骑着自行车或步行走遍了北京的东西南北,寻找京味儿的原型,坚持写生,积累了大量素材。他为人朴实厚道,“认认真真作画,踏踏实实做人”,是他的座右铭。在看似平淡与朴实之中,透视出生活本色与人性本色的美感,散淡之中体现出生活本质,通过老北京风情的窗口,折射出社会的安详与和谐。这是一个属于钢筋水泥的年代,现实的市井胡同已退隐或躲藏在他的作品里,,风情古都已是他忠实的守望者。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忙于赶场时,如果停一下脚步,反思一下,或回回头,看看京味儿的风情,或许能找到生活的快乐,或许能放松你的精神压力,那种低碳的、平和的、朴素的,脱俗的艺术世界,与当下喧嚣拥堵的世界相比,你的心里是否踏实了许多,马海方用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描绘了京味儿的城市,更多的是用心灵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http://s10/middle/676b6f62ta25b08a5a579&690
http://s16/middle/676b6f62ta25b0a22ea9f&690
http://s16/middle/676b6f62ta25b12315d5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