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明居士68
四明居士6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0
  • 关注人气:1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鸫雏鸟之死

(2015-08-10 08:58:44)
标签:

乌鸫

雏鸟

百舌

鸟儿

分类: 诗歌散文

      

乌鸫雏鸟之死

晚饭后在小区里散步,夕阳正好,蓝天白云也甚是迷人。旁边的梅子成熟了,绿莹莹的草地上有很多刚掉落的杏黄色的梅子。鸟儿在树间鸣叫,闻着水池旁淡淡的睡莲香气,心情顿时一舒。想到唐朝诗人梁《闻百舌鸟》两句很是应景:“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

突然在梅树旁的道路侧石旁边,看到一只鸟儿。我蹲下来,是乌鸫的雏鸟,嘴角还是稚嫩的黄色,应该是今年刚孵化的小鸟,可惜已经死去了。但时间不长,因为还有余温。在这里容易被车辆碾压,我把它放入树丛时,发现雏鸟的腹部有个伤口,很深,是致命伤,像是弹弓之类的“凶器”所为,应该是成年人的“杰作”,儿童没这么大的力量。杀死后没有拿走,看来“凶手”不是为了吃,仅仅是为了取乐!自然界弱肉强食本是生存法则,无可非议,但人类仅仅为了炫耀和取乐,就夺去其他动物的生命,实可见人性的残忍和自私。同住一个小区,我为有这样的同类而不齿。

乌鸫喜欢和人类亲近,成鸟离人十米也不会黑怕,有时还喜欢筑巢在人类阳台的花盆里。雏鸟离人更近,它们还不太会飞,常在树枝和草地上跳跃着,似乎伸手就能抓到。我曾经用手机拍到过一只雏鸟,平日里是只能用单反相机的长镜头才能拍到的。“凶手”就是利用乌鸫雏鸟和人亲近、不太会飞的特性,才得手的。利用信任,下以毒手,也是人性之恶。

乌鸫是宁波的留鸟,我在单位大院、小区里都见过它们的身影。乌鸫是瑞典的国鸟。是杂食性的鸟类,主要食物是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它们是留鸟,做窝在小区大树的树顶,常常可见在果树上吃果子,比如樱桃、梅子、杏。或是在草坪上找虫子,不像乌鸦和八哥有时还在垃圾堆里捡食吃。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它们凌晨即鸣,歌声嘹亮动听。“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这是王维《题百舌鸟》中的诗句。“百舌”即乌鸫,善鸣,其声多变化,能效百鸟之鸣,故名“百舌”。雄性乌鸫的眼和喙是靓丽的黄色,全身其他部位是黑色,这是它们的标志。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但羽色和喙颜色要比雄鸟浅,为褐色。是谁对这样可爱的鸟儿下的毒手?

    一些小动物保护组织会去阻拦运输菜狗的货车,要求将其放生。也会对虐猫事件大加指责,在网络中肆意炒作。但似乎对残杀鸟类的行为无动于衷,很多人在饭店里看到有野生鸟类会点这道菜。在一些乡间山边鸟多的地方,常常有很多捕鸟的网,他们是为了卖钱。网上有时挂着死去的鸟儿,有的还是珍稀鸟类。我看到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毁掉网具,不管这网具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设置的。

    东侧有一只乌鸫成鸟跳动着、叫唤着,声音甚是凄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死去的雏鸟是它的孩子吗?

    人类如果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毁掉其他生物的最后,毁掉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发于8月10日的北仑新区时刊:

http://epaper.blnews.com.cn/blxqsk/html/2015-08/10/content_4_5.htm

 

心海拾贝

乌鸫之死

  初夏某天晚饭后,我在小区里散步。其时夕阳正好,蓝天白云也甚是迷人。路旁绿化带中栽有几棵梅子树,树上结的梅子已成熟了,树下绿莹莹的草地上有很多刚掉落的杏黄色的梅子。听着鸟儿在树枝间鸣叫,闻着水池旁淡淡的睡莲香气,我的心情顿时一舒,不由想起了唐朝诗人梁锽《闻百舌鸟》中的两行诗句,觉得很是应景:“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

  忽然,我在梅树下的道路侧石旁边,看到一只鸟儿躺在地上。我蹲下来仔细一瞧,确认是乌鸫的雏鸟,喙角还是稚嫩的黄色,应该是今年刚孵化的小鸟,可惜已经死去了。在这里容易被车辆碾压,我把它放入树丛时,发现雏鸟的腹部有个伤口,很深,像是弹弓之类的“凶器”所为,应该是成年人的“杰作”,因为儿童没这么大的手腕力量。杀死后没有拿走,看来“凶手”不是为了吃,仅仅是为了取乐!

  自然界弱肉强食本是生存法则,无可厚非,但仅仅为了炫耀和取乐,就夺去其他动物的生命,实可见人性中残忍和自私的一面。

  与其它鸟类相比较,乌鸫似乎与人类更亲近,成鸟离人10米左右也不会害怕,有时甚至还会将巢筑在人类居室阳台的花盆里。乌鸫雏鸟更不惧人,当然这也是因为它们还不太会飞。雏鸟们常在树枝和草地上跳跃着,似乎伸手就能抓到。我曾经用手机拍到过一只乌鸫雏鸟,平日里拍乌鸫成鸟得用单反相机的长镜头。估计“凶手”就是利用乌鸫雏鸟和人比较亲近、不太会飞的特性,才得手的。

  乌鸫是宁波的留鸟,我在单位大院、小区里都见过它们的身影。乌鸫作为杂食性鸟类,主要食物是昆虫、蚯蚓、植物种子和浆果。

  生活在城区的乌鸫,一般会在公园或小区的大树上筑巢,也常常可见它们在树上吃果子,或是在草坪上找虫子,不像乌鸦和八哥有时还在垃圾堆里捡食吃。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这是刘禹锡《百舌吟》中的诗句。“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这是王维《题百舌鸟》中的诗句。“百舌”即乌鸫,善鸣,其声多变化,能效百鸟之鸣,故名“百舌”。雄性乌鸫的眼圏和喙是靓丽的黄色,全身其他部位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羽毛和喙的颜色要比雄鸟浅,为褐色。

  呜呼!是谁对如此可爱的鸟儿下的毒手?

  如今,在一些乡间山边鸟多的地方,仍然能不时地看到悬挂在林木间的捕鸟网,为了卖钱,捕鸟者是不会顾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而我每次看到这种捕鸟网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毁掉,不管这网具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设置的。

  东侧有一只乌鸫成鸟跳动着、叫唤着,声音甚是凄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死去的雏鸟是它的孩子吗?

  人类如果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毁掉其他生物的同时,最终毁掉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咏余有丁
后一篇:六月廿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