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2011-07-16 10:29:43)
标签:

台灣

面板

末日

潘仲光

oled

显示

科技

液晶

it

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從台灣投入OLED產業先盛後衰的教訓,從三星咄咄逼人的態度與作法台灣廠商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想搭便車,只做老二的心態,在現在的全球科技舞台已經是愈來愈難了!面板產業如今的困境,不只是一面鏡子,更可能攸關整個產業的生死。

文/蔡靚萱、陳良榕 (财讯373,2011年5月26日-6月8日)

http://s11/middle/676b1291ga8269a0f9efa&690  台灣面板業末日?!" TITLE="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

一度棄守OLED產業,如今友達忙著趕進度             楊仁普/

 

多人不知道,過去一年來,因三星大量用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知名度逐漸打開的新顯示技術AMOLED(主動式發光二極體,以下簡稱OLED),其實世界第一家應用在手機上的,是台灣的明基友達集團。

二〇〇六年,當時還沒與西門子拆夥的明基,最後的力作是一支掛明基西門子雙品牌的S88手機,搭配兩吋的OLED螢幕,雖然沒有引起市場多少注意,但卻證明了由當時執行副總盧博彥領軍的友達研發部門的世界級實力。「你要知道,全球第一片主動式OLED面板其實是友達做出來的!」OLED材料商昱鐳光電董事長黃文欽說。

但友達在〇七年卻因不堪虧損,解散該部門。台灣面板龍頭棄守,掀起連鎖反應,全盛時期高達三十家的台灣OLED廠,紛紛結束、賣出設備。「這件事影響很大,」台灣OLED研究先驅,清大副校長、化學系講座特聘教授鄭建鴻證實。

連奇美電都減少投入。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副組長何家充回憶,當時的氣氛就是,一聽說日、韓大廠要放棄,國內廠商就馬上跟著棄守。

不料,之後韓國非但未停止研發OLED,反而快馬加鞭。〇九年一月,三星整合旗下資源,由三星電子和三星SDI各自切出小尺寸面板產線,整合成一家全新公司——SMD(三星行動顯示),全力研發OLED,沒多久,三星便推出一系列採用OLED面板的昂貴手機,包括Galaxy SWave,成為其與蘋果iPhone競爭的最主要賣點。

友達眼看苗頭不對,於〇九年重組OLED研發圃隊,去年四月更投資十二亿元取得日本東芝的新加坡LTPS(低溫多晶矽)廠,改造為OLED產線。只不過,因為當年的經驗太痛苦,現在已被打散到各單位的友達OLED研發工程師,多數不願重操舊業。當年友達OLED部門就設在高層主管辦公室所在的三厂大樓,身為公司最花錢又遲遲無法回收的部門,工程師都被「盯」得很慘,常被大老闆追問,花這麼多錢,怎麼還沒做出來?「當時l克材料比黃金邐貴,大家壓力都很大,」當年參與研發的工程師回憶。

鄭建鴻認為,此事正可反映出台韓兩地電子大廠對待研發態度的差異,「做研究往往在最艱困的時候才能有所突破,三星沒放棄,一直做下去就創造出成果了。」

http://s9/middle/676b1291ga8269b806f18&690  台灣面板業末日?!" TITLE="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

 

蘋果iPhoneiPad

何時用OLED?

業界也盛傳,奇美電總經理段行建曾向大老闆郭台銘力陳OLED技術的未來性,但最後郭董的裁示是,「不要砸錢在沒辦法馬上創造營收的項目」。

目前三星OLED面板大多只供自家出品的高階手機使用,成功與同級產品做出區隔。然而,由於產量小,供不應求,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曾親自赴韓國拜訪三星總裁要產能,卻落得碰一鼻子灰回國,只好改用其他面板。

事實iPhone更早就納入為OLED量身訂做的設計。工研院何家充分析,LCD液晶面板多少有漏光問題,無法做到全黑,但OLED可以,而iPhone螢幕旁的選用黑框,擺明了就是預設要使用OLED。為什麼到現在邐沒採用? 因為,全球OLED市占率有九八%掌握在韓園三星手上!

事實上,三星已築起三大壁壘,要一舉殲滅台灣的面板業。

http://s10/middle/676b1291ga8269e727469&690  台灣面板業末日?!" TITLE="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

http://s5/middle/676b1291ga8269eec0a44&690  台灣面板業末日?!" TITLE="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 

壁壘一:

兩大獨家製程  開發成功

在台廠撤守的同時,三星與韓國政府卻傾全力發展OLED,築起專利與技術壁壘,大幅拉大與台廠距離。「我估計,台灣OLED技術落後三星長達五年!很可惜,本來我們跟他們差不了多少的,」鄭建鴻惋惜地說。

台灣產學界對OLED印象,多半停留在四年前的時空。有資深面板分析師聽到OLED,直覺反應就是「這技術不是已經被淘汰了?」也有材料系教授說,OLED因為材料導致產品壽命短暫,很難商業化。

誠然,因為OLED顯示器的燐光、螢光等發光材料,都是容易與水、空氣起化學反應的有機材料,因此早期裝配0LED螢幕的手機、數位相機,常用一兩年就使畫質嚴重劣化,這是該技術的重大罩門。但三星已經克服這點,開發出比以往的膠封裝更嚴密的全玻璃封裝技術,在兩片玻璃之間塗上玻璃粉,疊合以雷射触合玻璃,確保完全阻絕水氣滲漏,大幅提升產品壽命。

這個全新封裝技術,未來甚至可廣泛用於其他產業,是超越學界認知的重大突破,「這是很罕見的例子,業界甚至走在學界前面,」鄭建鴻說。事實上,友達大舉對外招募OLED工程師,尤其鎖定有將雷射應用在半導體經驗人才,外界認為,就是要走類似三星的路。

三星另一個重大技術突破是在蒸鍍。由於生產大尺寸OLED面板的良率關建就是蒸鍍不易均勻,若無法均勻塗佈將導致面板明暗不一。業界盛傳,三星已研發出顛覆性技術,比起傳統的水平蒸鍍,改將面板「立著放」,更以此申請了不少獨家製程專利。

當然,這些技術不是三星一家閉門造車,和諸多韓國新興產業一樣,政府通常扮演主導角色。韓國知識經濟部便在〇九年發表了顯示器產業培育方案,為了維持世界第一的顯示器生產園地位,在二〇一七年前,將投資五千億韓元(約四.四億美元),瞄準次世代顯示器——OLED,生產設備、零件原料的技術開發,其中十億韓元投資在核心原料。

一位台灣業者曾遇到韓國OLED設備商,客戶根本只有三星一家,有陣子三年只能賣出一台機器。他很好奇對方怎麼撐下去,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幾年的研發支出,全由政府埋單。

 

壁壘二:

供應鏈韓國化  杜絕台廠搭便車

南韓政府、企業的雄心壯志,是要讓OLED業徹底的「國產化」。

因此,雖然外界認為韓國在材料上的專利布局仍較日本、美國弱,但三星堅持實施九五%材料本土化的策略,一度因本土產品侵權,被藍光螢光材料主要供應商日本出光興產公司求償,但三星寧願付賠償金,繼續扶植本地廠商。「這時,我好希望自己是韓國人!」遲遲盼不到台灣面板廠量產OLED的一位業者感嘆。

事實上,為了杜絕追兵,三星把所有製程內部化,不讓其他廠商「搭順風車」。法國巴黎證券在最近的一篇報告指出,三星保密防諜連對「同胞」都強力防堵,使L G的量產時程明顯落後三星達兩年。「三星買日本設備回國大改,至少一半被改掉,」業界人土分析,這讓台廠過去習慣採買現成設備、做「me too」產品的做法無法奏效,因為,就算向日商買來同樣的設鯖,也無法複製三星的良率。

 

一篇韓國大宇證券的研究報告便分析,液晶面板的材料成本(液晶、偏光片、背光模組……等),占總成本達六七%,而設備折舊成本僅一七%.,但OLED完全不同,材料僅占四四%,而折舊占到三八%。也就是說,這個新興產業的結構更趨近DRAM,景氣一旦低迷,閒置產能燒錢的速度、規模,將勝過液晶面板。

 

壁壘三:

經濟規模讓台廠知難而退

韓國業界預期,友達、奇美電等台灣大廠可能因此知難而退;因為三星和LG有自家消費電子產品,可在產業落入谷底時維持最起碼產能,「沒有自己產能出海口的台灣廠家,會更不願意在OLED產業大投資,」大宇證券指出。

業界預估,由於OLED材料成本較低,一旦三星大尺寸OLED面板良率大於七成,成本將低於LCD,屆時台灣面板廠OLED技術若無法跟上,恐將全數被「殲滅」。根據三星的量產進度,這個時間點,最快將出現在二〇一四年!

目前,三星在中小尺寸面板良率已經高達九成,台灣業者已體認到,台廠在中小尺寸OLED上不可能超越三星。一批友達「主戰派」工程師,則將希望放在大尺寸OLED面板,認為若努力拚一拚,遝是有機會把落後三星的五年,拉近到只落後兩年。

因為,三星雖然在大尺寸戰場上信誓旦旦,但只要它八代廠還沒建成、大尺寸電視還沒賣出,業界仍抱著一線希望。前冠捷執行董事、目前在美成立OLED新創公司的潘仲光表示,三星在最近幾次研討會中發表OLED論文,重點仍放在解決光度不均問題,表示製程仍存在重大瑕疵。

http://s3/middle/676b1291ga826a11ae2a2&690  台灣面板業末日?!" TITLE="二〇一四大限   台灣面板業末日?!" />

 

多年來研發OLED並未中斷的工研院,則將希望放在軟性面板,「硬的蠃不了別人,有機會在軟的上面贏回來,」何家充說,工研院雖然資源不多,但至少為產業界留得青山在,軟性顯示器可收、可捲、未來應用相當廣,「其實,這片青山还滿大片的。

「我不知道台灣領導人對OLED產業了解有多少,」清大副校長鄭建鴻說,台灣已快沒有先機了,未來包括製程、材料等專利,要盡快去協商交換或想辦法發展出不在韓國專利範圍的技術。現在他只想大聲對政府疾呼:「OLED产業快要起來了,台灣要趕快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