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周正式进入国庆档,周一首映姐邀请好机油吐槽大魔王,给大家带来充满正能量的“院线新片吐槽大会”。
鉴于本周基本上没新片可看,我们只好继续刷刷老片。
比如首映姐此前为大家推荐的,人猿最后大战的《猿球崛起3》,可能是最好看的蜘蛛侠电影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以及下面要说到的这部:《看不见的客人》。
这部来自西班牙的悬疑片,最大的卖点,就是故事烧脑,反转、反转又反转。
有人说,反转次数多达43次。
这话不是可能,是一定有点夸张,烧脑是肯定的,反转也是肯定的,对此,导演奥里奥尔·保罗自己坦言写剧本时确实相当“烧脑”:
这个剧本我写了一年,在写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反转,因为每一次反转就要创造一个对案件的解释,而每一次的解释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影片在西班牙上映之前,我们邀请了500个西班牙观众来看,大概有5%的观众猜到了结局,但还没有一上来就猜到结局的。
影片上映6天,凭借强势的口碑(豆瓣评分高达8.7分,IMDB高达8.0分),票房已破5千万。
再一次,用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电影只有故事讲的好,口碑好,才有逆袭的机会,管你是西班牙片,还是印度片,还是日本片……还是批片!
下面,首映姐给大家带来青竹的这篇评论,一起来看看,这部电影,究竟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好看的烧脑,烧脑的好看”!
作者 | 青竹
编辑 | 首映姐
好看!
好在导演技法好。两个事件编成三个故事讲。
两个事件
一个事件:富人男主和偷情的摄影师女主同处一室,女主死了,密室杀人,男主拒不认罪,真凶何人?
另有一个被遗忘的事件:半年前,乡村的年轻男子消失了,并有银行卡的借款为依据,推论其可能是畏罪潜逃。其人何处?
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不完整的故事。
女主死了,密室杀人,不知谁是凶手。
片子一开始呈现的故事:
富人男主与摄影师女主偷情,打算分手之际,却不慎在乡间小道撞死一个年轻男子,之后二人合伙沉尸沉车(人家的车)灭车(自己的车),还报案说自己的车被偷,伪造证据说自己当时在巴黎,制造不在场的证明。
回到主角二人合伙处理车祸事件之时,男主去处理尸、车,女主留着等待救援修理自己的车,偏偏遇到意外死亡年轻男子的父亲,老父亲好心把女主连人带车拖回去家,老母亲还各种盛情挽留女主吃晚饭,顺便交代了父亲是宝马汽车的前员工(对车子很懂)和母亲是剧团前演员(大埋伏,大boss 呀),至此主要人物的特色和身份已交代完毕。
之后进入导演的抖包袱和观众的猜谜时段。
男主回到正常生活,与女主分手;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父母报案儿子的失踪,警察追踪,男主找律师制造伪证;男主事业家庭双丰收,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父亲假扮记者来发布会质问男主为何杀害自己的儿子,无证无据,被带离活动现场;然而,之后男女主角收到威胁信号,二人带着现金一同前往几百公里之外的酒店赴约……
男主收到短信,是同屋的女主手机发来的,之后,警察撞进房间,男主昏迷,女主死亡,钞票满地,门窗紧闭,凶手是谁?
第二故事:假的故事。
女主死了,之前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他爹是凶手,因为复仇。
律师(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的演员母亲扮演的假律师)结合第一个故事的一些线索和细节,帮富人男主编撰的一个可以说服法官和陪审团的故事。
实质是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彰显其辩护成功的能力,获得男主的信任,从而引发他说出隐藏的事实,也就是真实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真实的故事,串联起两个事件。
女主死了,男主是凶手,因为自私,为自身名利杀人。
还揭发出背后隐藏的另一起杀人事件。
半年前,富人男主意外撞死年轻男子,却利用钱权掩埋了真相。
事件之后,男主与女主分手,事业和家庭风光更加,甚至加害年轻男子为卷款潜逃的恶人。
女主良心发现,煎熬之际,意图揭发男主,却被其杀害。
男主完全信任“律师”,说出自己沉尸沉车的地方,以及沉车的时候,年轻男子并未死亡的事实……
四个警示
1.老人不要搬去乡间。
因为你的子女为了照顾你或者享受你所创造的美好生活,会跟着一起去,然而他的朋友们不在那儿。
当他需要social的时候,出门太费劲,开车途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比如:他边玩手机边开车,撞死迎面而来正在吵架的出轨男女,然后一命呜呼的是他,而人家继续美好生活,事业节节高升。
这时候,作为无后的孤独老人,你只有想着怎么抓到真凶和复仇。
2.年轻人开车不要玩手机。
因为你的父母搬来乡间是来享受美好生活的,你既然要跟着一起,就好好的顾好自己。
开车出门去找朋友玩,当然OK!
不系安全带还玩手机,好死不死就撞上迎面而来正在吵架的不好好开车的富人男主和情人摄影师女主的车子,然而明明是昏厥却被两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连人带车沉入湖里。
这就是你自己的悲催了。
明明你爹还好心救了摄影师女主,帮忙维修车子,继而得到的却是对方诬陷你卷款潜逃的假象。
如果,你开车就好好的按照交通规则,不玩手机,即使对方占了你的车道,即时停车或者改道,也不至于死掉啊!
(所以,这其实是一部警告我们,开车不要玩手机的电影。)
当然,这是导演安排,要给观众看到的,半年前,不死掉,后面120分钟没得演…
3.富人一旦出轨,多米诺骨牌就开始倒塌。
因为你又想要娇妻萌娃又想要妖娆情人,某天忽然觉悟只要前者,后者不肯呢?
吵架呗!
吵到脑子乱掉,开车不跟导航走,走别人的道还撞伤人家,还将其连人带车沉入湖里,不报警却找律师伪造不在场证明,甚至拿走年轻男子的钱包,使用人家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伪造卷款潜逃的假象,以至于警察不能将此案定为人口失踪,人家的爹纵使觉察你是凶手,也打不过你的强大财力。
但是,人家有演员老妈,假扮成你的辩护律师,180分钟内就让你把半年来的桩桩丑事恶事交代的一清二楚。
4.好演技的演员,千万别惹!如果还敢撞死她儿子,那么你就完了!
曾是剧团演员的年轻男子的母亲掌控杀人犯男主的犯罪证据,冒险变装成男主的辩护律师,整个片子就在二人的对话与回忆及推论中开展。
首先,外形上的变装十分成功,简直一模一样。
其次,演员在观察谈话对手的行为举止方面,完全不亚于律师。
演员母亲笃定男主就是杀人犯,抓住男主只想免除牢狱之灾的唯一念头,不断逼迫其说出真相,一旦有微词或谎言,即刻抛出推论的真相,使之惧怕并信服。
最终,男主只能对演员母亲和盘托出,甚至敞开心扉,稍稍得意的道出,沉车之前,年轻男子并未死亡的真相。
演员母亲痛心之时,依旧冷静演到谢幕退场——拿走录音笔,撤离房间。
全片最悬疑的画面!!!
最赞的两个地方:
译名很赞。
看不见的客人——
浅层意思:密室杀人,那个不见的凶手;
深层意思:真演员假律师,男主以为面谈的是辩护律师,不,180分钟后人家告诉你,她是你撞死的少年他妈,是个剧团演员,你根本没有看清楚你的客人是谁!
有一处镜头切换很赞。
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他爹加假扮记者来质问男主,为何冤枉自己的儿子?
打火机丢入水池,随后切换成沉车入湖的镜头,也就是男主回忆自己做坏事的想象画面。
此处既衔接剧情,让观众去想象并相信老父亲应该就是是密室杀人的真凶,来复仇的;还通过表演刻画人物的性格,明明男主杀人、沉尸、伪证、诬陷他人,依旧面色正常,一副无辜样,也更让观众带入情绪,他也许真的是不得已?
可是,悬疑电影不能这样演啊!一定会反转的。
果然,之后反转出第三个真实故事。
丢入水池的打火机
沉入湖中的汽车
其实,Bug满天……
讲了三个故事,甩了四个观点,却经不起推敲。
例举一个:
带不过的地方,比如意外死亡的年轻男子父亲无法让警察抓住富人男主,就说你有钱可以任意制造不在场证明,在西班牙非说在巴黎,我也没辙,因为你有钱,我斗不过你。
要讲证据的地方,比如年轻男子的演员母亲假扮律师要推论富人男主做了坏事,就说你不要以为这世间有不透风的钱,到处都是监控呢,你给情人女主打电话就是在户外,监控看着你。
那么那么,前一种情况的时候,监控死哪里去了?
例举第二个:
故意玩悬念,故事一开始,密室杀人的酒店房间地板出现一个古怪的玩偶,之后年轻男子才死去,他父母的家中就有类似的玩偶,这就是很让观众猜疑杀害女主的真凶是父母其一,因为要复仇嘛…
可是可是,之后玩偶多次出现,一次不知凶手是谁的时候玩偶不慎落地,一次是男子用玩偶砸死女主,一次是年轻男子的妈妈在酒店的时候出现这个玩偶…
可是,到故事终结也没有给这个玩偶一个说法,明明给了它那么多次镜头,导演这样处理特殊道具,真的好么?
如果是希区柯克肯定不会如此,最终会解释其作用和来由。
一个好导演,不会滥用任何一个角色、一个场景、一句台词、甚至一个道具。
……
哎哎哎,bug还有好几个,要仔细说清楚不合理之处,非得二刷。
BONUS:假律师讲的那个故事倒是不错
公举号:超前首映(shouying-movie)
微博@无耻不混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