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隐踪门功法:桩功修炼
(2014-11-19 11:40:23)
标签:
健康 |
分类: 崆峒武道 |
崆峒隐踪门功法
桩功修炼
四:佛手是隐踪门前辈在三教圣地崆峒山修炼时,观佛门坐禅时参悟的一套优秀功法:练法如下:站立,面正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先调、调息、符息畅心无杂念,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势(1)左手下移至丹田处,右手变掌心朝前如佛祖坐莲式,口鼻吸气至
五:玄鹤手:为隐踪门重要功法之一,其练法独特,较为难,平心静气,调身,调息,内视周身无牵无挂,气定神闲之际。
能增强抗击打能力,增加应变能力,增加内劲,是本门弟子的必练功法。
上式不动,手抱大石球,脚踩小石球,与敌周旋,为第二步,意动期,
上式不动,手抱小棉球,脚限于烂泥中与敌周旋,为第三步,气动期,
上式不动,手抱太极,脚踏阴阳,看敌跳动、与敌周旋,等敌出手,为敌四步,为力动期。以上四步功为隐宗门混元桩所独有的练法,其它门只是站桩,并无心法,对外不许传。
五形调元桩
1、调身、调息、头正、劲直,自然站立,双手捂在丹田上,默数八十一次。
2、双手合于当胸,举手过头,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成拖状物,(调身、调息、头正、劲直、沉肩、垂肘、舒腕、挺指、提档)默数八十一次。
3、双手上举垂直与双肩,手指朝上,双手掌心相对,八十一次。
4、双臂下手,双手掌心相对头顶,双手指尖相对,默数八十一次,要求如前。
5、双手从头顶分开,至左右两侧,呈一字形,双手掌心朝前如迎大风状,默数八十一次。要求如前。
6、身体不动,双手向内合拢,指朝前、掌心相对:如抱大树状,感知大风吹动树的感觉,默数八十一次,要求如前。
7身体不动,双臂内合:掌心相对,指朝前,如扶一株树,感知该树被风雨吹打左右摇摆的动态,借此动态身体各部随机发力。心动身不动,默数八十一次,要求如前。
8、双手收回放在丹田,默数八十一次,要求如前。
调身、调息、双脚分开和肩齐平,呼吸自然:
(1)双手抬起至胸前,掌心相对,而后半握拳,双拳拳峰相对,身体向左旋转,带动左右双拳向左,而后向后,左右为一次,计八十一次。
(2)双手不变,双脚平行里收约一脚之宽,行左右摆拳。(3)双手不变,双脚平行里收约一拳之宽,行左右摆拳。
(4)双脚并拢,双臂伸直,拳眼朝上,双拳相对,行左右摆拳,2-3-4和1一样,练法如前,要求如前。
(5)双手合十于胸前,身不动,心在动,默数八十一次,收工。
柔指
一、柔指功一
柔指功及指点定身法,为崆峒道家隐踪门直传功法:
1、点烟一支,人立于烟前,全以去空动作,以指端距烟一尺处,不限次数,用劲向烟点去,指点烟灭则功成:(30分钟)
2、 左右手一样(早5点——晚11点计两次)
3、 练功时宜静,心平气和。
二、柔指功二
1、 床上悬一线,线端系一铜钱,人仰卧于床上
2、 右手指尖对准铜钱,左手屈于腰间,右手用力向铜钱指出,左手如此,不拘次数达到手指点出,铜钱已出、即成:
三、
备小凳、小布袋:内包铁砂、将铁砂包放在小凳上,人立凳前,右是向前伸出半步,左手叉腰,右手中指(二指)伸直,全身之气力,惯于二指,向沙包直插,不限次数,边练边增,每日5-6次,每次20分钟,左手一样,忌心烦意乱。
五形梅花手
肩,垂肘,睡帘,鼻吸,鼻呼,一任自然,自无撑持,双手托起至下丹田,右手掌贴在丹田上,左手掌在右手上,目左视、左手随目左视同时左撑出,此时要沉肩,垂肘。舒腕,挺指,随之左掌再右拉回,一左一右为一次,共计八十一次。左右手掌一样:
2、左手右手做完后,身体及要求不变,左手掌上招和
左肩同高时,左手掌掌心朝下,指朝前,用劲往下压,两掌行至脐交时,左手掌在往上撑,提:左手一上一下为一次,计八十一次,右手掌动作与左手一样,要求不变。
(1)身体及要求不变,左手招至腰际,右手变拳放丹田
处,左手握拳,吸气,呼气同时,左拳从腰际旋转往身体前后旋出,吸气时收回左拳收回时也要用劲旋转收回,一前一后为一次,计八十一次,右手拳动作和左手拳一样:要求不变。
(2)身体及要求不变,双手招至胸前,呈抱球状,左眼
往左现的同时,双手往左运劲撑出形如抱球,而后往后撑出,双手形如抱球,一左一右为一次,计八十一次。
(3)身体及要求不变,双手上招至肩高时,运劲下拉,
拉至脐下,双手如抓物再运劲上提至肩高,上招时身体略展,下站肘身体略弓,一上一下为一次,计八十一次。
(4)身体及要求不变,双手握拳吸拳,呼吸同时,双拳从腰际往身体区前后运劲旋转打出,吸气时双拳随吸气运劲旋转往后收回置于腰际,一前一后为一次,计八十一次。
(5)身体及要求不变,待气定后,搓手三十六次,脸、
头、耳各搓三十六次:深吸气一口,运至喉部,身体下蹬片刻后,站起,结束。
十二段锦总诀
闭目冥心坐,
叩齿三十六,
左右鸣天鼓,
微摆撼天柱,
鼓漱三十六,
一口分三咽,
闭气搓手热,
尽此一口气,
左右辘轳转,
叉手双虚托,
以侯神水至,
如此三度毕,
咽下汩汩响,
河车搬运毕,
旧名八段锦,
勤行无间断,
以上总诀,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记熟此
诀,再祥练,自无差错。
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盘腿而坐紧闭双目,冥亡心中杂念,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二、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义抱住后,颈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声。
三、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计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义之手,移两手掌擦耳,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共弹四十八乃放手握固。
四、 微摆撼天柱,天柱即后颈,
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之左右招摆各二十四次。共四十八次。
五、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
神水满口匀一口三分咽龙行虎自奔。赤龙即舌,以舍顶上腭,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予口中三十六次,神 水 即津液分作三次,汩汩有声吞下,心暗想目内视,所吞津液直送至脐下丹田,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
六、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错擦极热,急分两手磨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手磨二十六遍乃收受握固。
七、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乃放气从鼻出,脐轮即丹田。
八、左右辘轳转
弯曲双手,曲小臂,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般。右手即如此法,此为单转辘轳法,而后双臂同时转辘轳,三十六次。
九、两脚放舒伸,义手双虚托
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义,反掌向上,先安所义之手予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着力上耸,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十、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乃收足盘坐,收手握固。
十一、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潺潺响百脉自调匀。再用舌搅口内,以候神水满口,再鼓漱三十六,连前一度,此再亮度共三度毕。前一度作三次吞,此两度作六次吞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潺潺声响,咽下三度,百脉自周遍调匀。
十二、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毂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止,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
导引诀
择机高极洁之地,取之清之和志气,由鼻息入,冲入丹田,由口入者,冲于胀腹,或三或五,或七皆可,最忌地之不洁,气之不清,慎之慎之。
以上数条,不拘时数,行动时以自然为主,不可伤气,稍稍伤力,如意行气最妙,意到气到,气到血行久而无闻,功效自生,能却病延年。
老祖睡功
道家睡功,世人不学、不懂,经千年传承,保留至今,实属不易。我辈发扬,不能让其失传。
1、仰卧床上:调身、调息,鼻吸鼻呼,目光内视,行周天功18次。
2、身体往右,右耳在下,右手托右脸,屈肘、娶左膝,右腿伸直,左手握拳曲于背后左肾部位。闭目内视,呼吸如前式,吸气时收古道,缩阴,吸气时用鼻翼收缩吸入,气行夹背。呼气时气行任脉,全身放松,将心脏部心肌柔和拉开。身体往右为青龙式。身体往左,要求和往右一致。往左为白虎式。青龙、白虎二式行完后身体复原成第一仰卧式。
功效:调理脾胃,安神,对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有特殊疗效。
五行把
1、双脚分开同肩宽,虚领顶劲,沉肩垂肘,下额微内收,双目平视,圆裆、圆虎口,五指微微撑开,双手置于大腿外侧(无极式),双膝微曲,如坐高凳。
10、双手收至身前,两腿合并,同时双手掌心向上从左右两侧上升至头部,转而变掌心向下,五指相对,沿身前身体中心线下按至丹田部位收功。
三盘手
三盘手:由道家重手盘折变化而成,其式简效宏,易学易练,出功很快,为道家隐踪门重要功法之一。
1、起式为无极式:身体微下蹲,膝盖不过脚尖,双脚平行与肩同宽,脚趾微微抓地,脚心空,圆裆收谷道,松腰,虚领顶劲,沉肩垂肘,舒腕挺指,含胸拔背,目光内视,舌抵上鄂,鼻吸鼻呼,双手垂于身体两侧呈一圆形,气若绵绵,无思无视;
2、双手旋转手心相对,手指朝下,以脐为中心,双臂呈一大圆,双手在小腹前呈一小圆,以肚脐为心,双臂呈一大圆。双手捧圆不变往上行至胸口,呈捧平圆状。用绵劲如捧千钧大石球,向左旋转,以腰为轴。此时手捧圆球已无限放大,再行右转。
3、手捧圆球左右旋转时,身体从脚到颈、到头同时旋转,如捧一大型石球。鼻吸时身体左转,鼻呼时身体右转,一左一右为一次,行81次为准。
4、双脚相同时往中间靠拢,中留一横脚之宽距离。上、下肢要求不变,双手呈大圆形,如捧大石球状,呼吸不变,要求如上式。
5、双脚并拢,内踝骨相靠,膝微屈,上下肢体要求如前式,双手呈一小圆圈,头顶百会与下体会阴呈一垂直线,双手如捧一小石球行左右旋转,呼吸如前,计81次。
6、行功三个月后,改捧小石球开始,脚距不变,呼吸不变,一切要求不变,慢慢双手捧石球由小变大或有大变小,常行变换,半年后,手捧石球定型为中。
注:1、双脚宽度:骑马桩,与肩同宽,双脚并拢。
2、双手捧石球:大—中—小,小—中—大。
3、头顶百会与会阴始终呈一垂直线。
4、如视无物,气若绵绵,全身放松。
功效:柔筋润脉,调五脏、和气血,对各种颈椎病痛及肩椎、腰肌有很好的疗效。
竹影摇红
竹影摇红为隐踪门内功中用于训练手法、劲力、鞭梢与弹、抖劲的一种功法。其功法动作简单易学,难练、难精。但其内容丰富,要求极其严格,对于初入门弟子,不宜习练此功法,谨记。
1、无极式站立:调身调息,鼻呼鼻吸,出入绵绵;吸气时,气行夹背,此时双手抬至中脘穴处,双手手心朝上,指尖相对,虎口圆,掌心陷入,在脐上呈一横圆,左右肩、肘、手呈一大圆。提裆、收谷道,裆要圆,头顶旋,百会和会阴呈一垂直线。此时双手小圆破,双手往内旋转,当掌心旋转至下时,身体随手掌旋转呈45度角,向左前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脚上,双手呈下按状。此时,头正、顶旋、颈直、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舒腕、挺指、掌心向下,手指朝前,开腋、保持百会和会阴呈一条垂直线。
2、左手抬起,手掌旋转,掌心向内,呈照镜状,双眼看左手食指,食指直对鼻尖,右手掌扶按在下丹田上。左手掌继续向外转,转至掌心朝前,食指对鼻尖,目视食指。食指由有上挑劲,虎口圆,气沉丹田,全身放松,呈入静状态,身体重心居中。
3、此时全身上下无一处有凸处,无一处有凹处,双目神光外泄,左手向前抖,右手同时向后按拉丹田,双肩向相反方向,腰同时跟进旋转,膝、脚同时向右拧旋。2—3要求行功81次,左手和右手相同。
4、按以上要求,左手掌外旋至立起,掌心向右,手指向前,用同样方法左掌向外掤(bing)出,行功81次。
5、按以上要求左手掌向右用劲,意在掌根,行功81次。
6、按以上要求,左手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意在掌心、手指尖,行功81次。
7、按以上要求,掌心朝下,手指朝前,手掌向下用劲,意在掌心,气行下沉,身体随之下沉,沉肩、垂肘、舒腕、挺指。
8、右手和左手练法要求相同。
要求:练功时要心静、安静,精神饱满,气力充足。一动则周身无处不动。
功效:对手臂麻木、无力、肩周炎、肱骨周围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神光照七星为隐踪门拳术七星式的第二段,为内练部分,七星为道家推崇至上的星宿,将天上七星附于人体,即:头、肩、肘、手、膝、足和玉环穴(会阴)。神光者,就是观想,内视人身这七个部位,就会自然产生动感,故此该功法为崆峒道家隐踪拳门不传之秘术。
1、身体成无极式,心静、身舒、体松,二目内视,目光照看一穴(阴后、肛前一寸之圆),待气机发动,同时轻提裆、吸气、躬身、屈膝、提气、腾身、脚掌着地。此时左手接对方手臂或腿,往右前方上抬,右手跟进,使对手重心不稳,对方手臂被控制,左脚快速进步,用右肩或双手击打对方腋下,胸前的空门位置,用右肩扛顶对方右腋窝空门处,腰腿运整力将对手摔出,随即身体向后回荡。状如背部肘部将水激起大浪。
2、身体要求如前,目光照看头内中心,颅内圈。此时头顶旋,身体正直,百会和下部玉环穴呈一垂直线。成无极式,沉肩、垂肘、舒腕、挺指,鼻吸鼻呼,舌抵上颚,微收裆部,气行夹背,此时,手指相对,小臂手掌外旋,掌心朝上,掌指各向左右状,身体呈微蹬状,目视前方。此时,当对方来拳或腿,我用双手掌弹挑对方手臂,将我手移至对方双肘部上抬,出左脚或右脚,双掌顺对手肘部下滑至对方腋部、胸腹部位,双掌掌根部位用力,或用头部直接顶撞对方胸部,使对方受伤。身体发力后,呈弓腰状,向后用劲,状如将水激成大浪。
3、二目神光照足心涌泉穴,身体呈无极式,要求如前,待对方出手或出腿时,我随时上抬双手,用小臂外棚,缠抓对方臂、腿、颈部同时用右脚踢击对方三阴交和鬼眼穴,或锁跪对方膝部,将对方摔倒,同时将重心落在左腿上,双手置胸前,背呈弓状,目视前方,身体要求如前。
4、神光照肩部,当对方打我时,我上抬双手,将对方肩接住,用腰带双肩,上顶其大臂,或肩打对方胸部,或用滚臂将对方摔出,身体要求如前。
5、神光照看肘部,我身体呈无极式,对方用腿或手击打我时,我双手呈抱石球状,用腰带动手,用肘旋转击打对方胸肋或上抬击打对方头部,我仍呈抱石球状,身体要求如前,身体各部要放松。
6、神光照看膝部,当对方用腿或拳击打我时,我用双手上缠或下裹对方臂或腿部。我顺势旋腰,用膝撞击对方腹、胯或对方腿内侧部位,我身体重心放在左腿,呈弓背状,双手抱球。
7、神光照看双手心,我身体呈混元桩,抱球,目视双手,当对方击打我时,我双手小臂向外旋转,呈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抢占对方中门,双手根重击对方锁骨或乳根部,或击打对方左右太阳穴,或强抓对方颈、喉部位,或用头、肩、肘、脚、膝、手将对方摔倒或擒拿,使对方无法抵抗。
神光照七星是用意念灌注于七星,使其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劲到力到。长期训练照七星能使习练者反应灵敏,制敌于抬手间,平时睡觉时,在床上心平气和,用心去演练,待功法纯熟后,再用身体实际操练,功成后能一招制敌。望本门弟子谨记,切不可人前卖弄、斗狠伤人,更不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