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音乐教材分析

(2012-03-06 09:13:05)
标签:

杂谈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创造教学被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并提出: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学习的内容,其一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作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教材创作音乐。

教材简析:

小学音乐湘版一年级上册共15课内容,另外还有附加版块的“选唱、选听”和“音乐小花在开放”。

第一课《耳朵的故事》包括1、听辩自然界的音响,2、两只小耳朵。

第二课《谁的歌儿多》包括1、自选歌曲表演,2、我快乐(律动、表演)。

第三课《小鸟  狮王》包括1、(1)小鸟(2)狮王(听赏),2、听音乐找动物,3、什么动物也来玩(音乐游戏)

第四课《小青蛙找家》包括1、小青蛙找家(音乐戏剧表演),2、爷爷、爸爸和我(律动、表演)。

第五课《唱唱跳跳去旅游》包括1、火车开啦(集体舞),2、旅游路上(音乐游戏),3、郊游(歌表演)。

第六课《办家家》包括1、办家家(音乐游戏),2、买菜(歌表演)。

第七课《做一做 敲一敲》包括1、做一做、敲一敲,2、小乐手(打击乐与歌表演)。

第八课《放牛歌》包括1、放牛歌(歌表演),2、保护小羊(音乐游戏),3、牧童(听赏)。

第九课《划船》包括1、划船(歌表演),2、随着琴声动一动。

第十课《快快跑》包括1、快快跑(集体舞),2、骑竹马(听赏)。

第十一课《咚咚、哒哒》包括1、少先队鼓号(模仿),2、学做解放军(歌表演)。

第十二课《螃蟹歌》包括1、螃蟹歌(音乐戏剧表演),2、唱呀,跳呀(律动)。

第十三课《小小的船》包括1、小小的船(歌表演),2、小白船(听赏),3、太阳起床,我也起床(听赏)。

第十四课《鸭子拌嘴》包括1、鸭子拌嘴(听赏),2、两只小象(歌表演)。

第十五课《开心多来咪》包括1、新年联欢会,2、小拜年(歌表演)。

选唱、选听包括1、布娃娃快睡觉,2、数鸭子,3、小马和母亲,4、蝴蝶,5、快乐的小熊猫。

附:音乐小花在开放(学习记录卡)。

我认为一年级湘版教材(上册)几乎每一课都有创造,也就是说创造占到的比例几乎是100%,都以律动、表演、游戏、模仿、探索、集体舞的形式突出了创造性,也印证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认为湘版教材特别好,是因为湘版音乐一年级教材用了五新(新的突破点、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从一开始便突出“听觉艺术”的特点,突出耳朵的功能,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注意体察不同的音响,培养敏锐听觉,进而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这一理念正是国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2、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3、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4、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5、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音乐小红花》这一板块既是一份学习记录卡,也是一份学习评价卡。目的是通过学生记录自己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和对音乐的种种感受,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不断争取进步,同时通过这份记录卡,教师也可以获得宝贵的教学反馈信息,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02月29日
后一篇:2012年03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