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公元1874

其实说起微电影,一直以来,好像都是一种被吐槽的对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很多七拼八凑、拍摄简陋、制作得相当不靠谱的“短视频”,被冠以“微电影”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呈现给公众。好像换了个名字,自己拍的那些见不得台面的小视频,就能以电影的形式出现,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不是所有的短片都能叫微电影。5分钟、10分钟的视频,能够称得上“电影”二字的,至少在声光影上具备一定的艺术追求。这类短片拍好了也很厉害,奥斯卡每年都有最佳短片的评选,而且还分纪录短片、动画短片和故事短片,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挖掘有潜力制作电影的人才。毕竟有的故事能用10分钟说完的,总好过生拉硬拽到90分钟,活生生的耗费观众的生命。

微电影与商品结合,容易变成广告。但是和在电视上30秒出现,目的性明确的电视广告不太一样,如果企业和导演都有追求,一部10分钟的微电影广告,有时候拍出来的效果不输于正儿八经的电影。例如宝马和克里夫·欧文合作的一系列广告,就让八位导演分别以克里夫·欧文和宝马汽车作为主角,拍摄了一系列紧张刺激的短片。这些导演里星光璀璨,有李安,有吴宇森,有王家卫,有托尼·斯科特,有盖·里奇……就连配角也是Gary Oldman这样的大牌。不俗的创意,超强的主创班底再加上耗资千万的制作成本,这样的微电影,其观赏价值高过了许多真正的电影。
大概也是受到宝马系列电影广告的启发,最近丰田的雷淩汽车也按照这个路数制作了微电影。雷淩新车上市,拍了同名的《雷淩》微电影,请来了休·杰克曼和舒淇来男女主角,就连导演也同样来头不小,奥利维尔·米加顿执导过《飓风营救2》和《玩命快递3》,和吕克·贝松合作多年,在法国电影界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雷淩的广告语有两句,“不妥协”,“方向在我手中”。体现在电影里,就是休·杰克曼和舒淇的夺命狂飙。橙色的雷淩在微电影里叱咤风云,开出了我们普通人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各种惊现飙车画面。说起来休·杰克曼真是个好演员,就连这样的微电影,其动作场面也是自己亲自上阵,完成了90%以上的惊险场面。
对于雷淩汽车而言,这次找休·杰克曼绝对是个双赢的买卖。让这个家喻户晓的金刚狼来饰演“雷淩”,这汽车的气质一下子脱颖而出;至于吸引女性,还有女主角舒淇。就目前微电影的效果而言,你不把它当广告看,一样很过瘾。哎,广告没什么,重要是拍得用心,可惜很多搞微电影的都不明白这一点。要是这样用心的微电影多一点就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