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梦之梦》: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

(2013-03-28 18:03:31)
标签:

杂谈

文/公元1874 

  曾经有一个笑谈,说学校保安经常问的三句话,代表了人类思考的终极哲学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虽然这是一个玩笑,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其实是一种不停和自己较劲的动物。我们以为自己是宇宙里唯一会思考的生命,或者说,我们的这种思考只能在这个种群能得以沟通,所以当这种唯一感变成一种孤独感之后,人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们会怀疑自己究竟是谁,自己从何而来,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这些事,我们又统称为——“命运”。 

  《如梦之梦》就是一部带着阐述“命运”而去的话剧。它长达近八个小时,是台湾知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作品。比起赖声川载誉国际的《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无论是在叙事长度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显得小众许多:且不论长达八个小时的故事极大的考验观众的耐性,单是那360度的舞台,都会令现场的观众有一种置身实验话剧的感觉。所以,我都能猜想到一些不知内情,单单只是因为“暗恋桃花源导演新作”这个名头而冲着去观看的观众,置身于现场的惊讶程度——他们一定是以为赖声川导演疯了,竟然把四部话剧长度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演出。为什么要这么做?! 

  看完话剧本身的观众,或许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梦之梦》的故事如果用梗概的方式去讲,倒是显得很简单。一个踌躇满志的医生头一次上岗,怀着对这份救死扶伤职业的憧憬,她从医学院走上属于自己的真正医生岗位,病房里的五位病人,当天却死去了四位。这位医生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生死离别,她在学校里,老师也没有教过如何面对死亡。于是她感觉到自己很无助,进而产生了迷茫和空虚——这时候上面的那三个问题似乎开始盘旋在这位医生的脑海里。于是,为了帮助医生解决对自己事业乃至生命存在意义的怀疑,医生的表妹告诉她了一种来自于尼泊尔的奇特方法,让她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于是,她开始去了解一位五号病人,在他如同梦境一般接连不断的喃喃细语当中,医生和观众一起,作为一个旁观者,在五号病人的如梦境地里,渐渐找到了那些问题的答案。 

  对于整部话剧而言,《如梦之梦》的故事根基脱胎于《西藏生死书》,从这本书所解答生命的基本架构出发,《如梦之梦》的表面意义也呼之欲出:它希望在八个小时里,在故事所讲述的不同人的人生里,去体验命运的捉摸不透,进而了解生命本身究竟能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价值所在,最终,解答那位“医生”,其实也就是每一个观众的存在疑惑。简单点而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当然,如果不想思考那么复杂又艰深又显得小资的事情,再简单一点也可以,就当是在几个故事里,去感受四段充满悲情的故事罢了。 

  从故事本身而言,不同人生里的人物,虽然各自互相独立,但都有着医生的这条线去串联起来。主演话剧的演员阵容庞大,有的甚至需要两个人去完成一个角色,如许晴、史可共同饰演的顾香兰等等,她们都在属于自己的篇章里完成了各自的使命,例如胡歌饰演的一场得知真相之后,内心十分痛苦,却又在表面维持镇定的戏,他的那种隐忍,以及身体的略微发抖,都能给现场观众传递出这位“五号病人”角色内心的苦楚;而穿针引线的那位医生则由李宇春饰演,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她承受起八个小时里几段故事的架构,并且她的角色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扮演观众本身,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的时空,不同人物的命运里,进而让我们感受到这错综复杂情感的喜怒哀乐。 

  对于首次演出话剧的李宇春而言,经过了几次大银幕的历练,她似乎对初次登场的舞台已经没有陌生的感觉。在舞台上的她,就是那个充满着对逝去病人的愧疚和在不停交织的命运里跌跌撞撞的新医生。她穿插在许多人的前世、今生、来世里,她在不停的撞见死亡和轮回里,在连绵不绝的痛苦与遗憾当中,最终领悟生命的意义。 

  对于医生这个角色而言,李宇春在初登戏剧舞台上的那种新鲜感,正好与角色本身所契合。她所饰演的医生是刚刚毕业的实习生,第一天走上医生这个岗位,她有些手足无措,更不会像那些见惯了死亡和病痛的老医生那样淡定从容。李宇春的表演从里外都契合了这个角色,而且她很容易让人喜欢——因为比起那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真的把拯救生命当成一份职业,变得冷漠的老油条医生而言,这位刚刚拿起手术刀的医生,显得多么的热情和投入。她还年轻,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可能性和许许多多的希望。这种充满希望的感觉,让作为观众的我,在这部充满着伤感的话剧里,感到了那一丝照耀整部话剧的光明所出现。 

  我想赖声川导演真的是把观看的那根水平线升得太高了,在这部恢宏的长篇巨制里,要求观众从头到尾都很集中注意力,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不过,只要能在李宇春所扮演的医生出现的段落里,观众捉紧情绪,其实就已经能感受到《如梦之梦》的内在情愫: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重要性不一的十字路口,我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抉择。这些选择有的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职业,有的会影响一天、一个月、一年甚至一生……就像剧中几段命运的造物弄人一样。但无论什么样的抉择,只要选定了,勇敢的走下去,相信生的意义,才能去坚强面对死的湮灭。我们把握不了前世,也无法预计来生,那么在这段今生今世的岁月里,走好自己的旅程,那就已经足够,非常足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