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屯堡人家民间习俗/宋兴平

(2013-01-30 21:05:40)

安顺屯堡风俗系列之一

屯堡人家民间习俗

宋修文     宋兴平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历史;一年十二月,月月有习俗

每年正月是屯堡人家习俗较多的月份初一不许闯人家;不许烧米粑;不许动刀扫地倒水等,这是约定成俗的规矩,尤以老年妇女忌讳甚深正月初二有挑银水之习,受水之家要以米粑回赠挑水者。从正月初二开始,屯堡民间的迎春娱乐活动便在一些村寨陆续开展起来,演地戏、跳花灯唱山歌抬亭子等等。在次期间如有立新房的人家,还要举行“开财门”仪式。正月初九俗传为玉皇大帝的诞辰之日,屯堡妇女要备上香纸等祭品去敬庙,并于所敬庙内焚化,名曰烧千张”。所谓“千张是用黄色纸张包上钱纸而成纸包右写某年正月初九日化;正中写玉皇大帝或玉皇大天尊位前千张上奉;左写上九之期信女某某氏虔备等字样敬庙的妇女还要买上印有图案的佛张戴于头上以示诚意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传统习俗外,小孩子们手里都拿着一拄燃香,于大街小巷东奔西跑口中唸道:正月十五撵野猫,撵走上街下街跑;正月十五撵耗子,撵到老和尚家吃谷子等童谣同日孩子们还要到村外砍上些老虎刺回家放置于大门顶上,意即驱邪避鬼,祈求一年清吉春节过后屯堡人家便开始请春客,即亲朋至友相互筵请

二月十九日,据传为观音菩萨的圣诞之日,年老的妇女都要备上香帛到供奉观音像的寺庵朝拜同时还要购上印制观音像的黄纸一张,以表虔诚。凡敬奉观音的人初一十五不吃油荤,以素食为主名为观音斋”。

三月初三日,俗传为“王母娘娘”主持的“蟠桃会”。 供奉“王母娘娘”的寺庙住持,须提前准备一根桃树枝载于庙中,将米面调和后做成桃子状,然后分出等次插于枝头上面。是日老年妇女们便具备香帛前往“参会”, 妇女们为求早日“引子抱孙”“广结善缘”均要解囊摘桃。出钱多者摘取头桃; 出钱稍次者摘取二桃;三桃无论出钱多少均可摘取。一些妇女还要花钱买上住持用线拴着的小石块,拿回家中悬挂于猪圈旁,以求养猪顺利。清明时节屯堡除人家除祭扫自己已故亲人外,各姓氏家族须先祭扫大众坟,俗称“大关众”,然后依次是“二关众”、“小关众”等。过去上“大关众”坟, 各姓氏家族都有“祭祀田”或“祭祀地”,每年的收成变换成钱物均用于上大坟。祭扫大坟时如有接新媳妇或喜添男丁的人家, 均会买上一支雄鸡到坟上祭祖。

四月是播撒早秧的时节,如遇风调雨顺,多在此月下旬插秧。居住在田坎地方的人家“四月八”很讲究,有吃“乌米饭”的习俗。到了“立夏”这天屯堡人家都有吃煮鸡蛋的习俗。

五月初五的“端阳节”,各家都要将蒲艾插于神堂之旁,同时还在房屋四周撒上雄黄、大蒜,用以驱避蛇虫,然后就是吃粽子、游百病。五月十三俗传是 关圣帝君“磨刀会”之日, 屯堡人家也有“做会”之习。这天如遇天空降雨,称之为“磨刀水”。

六月初六的“六月会”为土地爷的圣诞之日,须备纸烛、“刀头”和雄鸡,于村外土地庙前供祭,祈祷禾苗兴旺、寨邻清吉,并用红纸书写对联贴于庙前,上写“保一方清吉,佑四季平安”。祭毕与会者聚餐。 六月二十四日为马王菩萨圣诞之日,养马人家互相邀约做“马王会”, 祭品与上相同,俗称“打平仗”。

   七月初七一些老年妇女有做“盂兰会”的习俗。七月十五中元节,老年妇女要进庙做“中元会”,家家户户悬挂“祖宗牌”,早中晚饭菜供奉。有些人家喜在“鬼节”到来之前,用麦子、胡豌豆等物放于碗内或杯内发酵出芽置于供桌上。十四日晚焚烧纸包送故人,孩子们则到河边放“河灯”,俗传为已故先人照明走路。

八月十五“中秋节”,屯堡人家都要打糍粑、吃月餅,入夜还要供祭“月亮婆婆”。 吃月餅在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说道:元朝统治期间,害怕人民起来造反,于是将民间铁器进行收缴,规定民间十户人家只能使用一把菜刀,耕田种地只能用木犁、木耙。一个元人监管十户人家,欺压百姓。后来的明初军师刘伯温曾出了一个主意,将一张字条放于人们常吃的餅子内,约定八月十五日吃月餅时,将元人统一杀掉,俗传杀“鞑子”,据说这是吃月餅的由来。在屯堡人家中有婚后多年未生育者,当晚如有人夜送南瓜之物,接瓜人家当致谢意。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屯堡人家早上打糍粑过节、下午下地忙农活九月十八日俗传为坛神圣诞日, 坛神亦称五显菩萨”,信奉人家有的塑有影身之像;有的则用石打成坛神(高50公分,宽40公分),分上下两块,上石套下石,下石中间掏出安插香烛的位置。每逢此日, 信奉人家上午打米粑奉供,下午则敬供甜酒、“刀头”、雄等食品。有的人家还要到外地请来“端公”庆坛,锣鼓喧天,跟唱戏一般,要弄上两三日才收场。信奉人家如要娶新媳妇进门,须在此之前请“端公”庆坛后,方才办理婚事,目的是保一家平安”。

十月初一是“牛王菩萨”的诞辰日,养牛人家必须做“牛王会”。每逢此日养牛户都要给牛喂上好料,也有给牛喂糍粑的。因为牛对种田人家功劳大,届时人们将互相邀约,备上供品至牛王圣像前祭祀一番。

冬月中的“冬至”, 屯堡人家也有吃狗肉以应时令的习惯,但不甚普遍

进入腊月, 屯堡人家便开始忙碌起来初八的腊八, 屯堡小女孩大多有在这天穿耳朵的习俗从此日起, 屯堡人家开始准备置办各种传统年货,到了中旬各家各户清扫房屋,俗称打阳尘,民间有一年不打尘,十年理不伸之说。“打阳尘”很忌讳,须避开一家人的属相,所以要选择吉日。腊月二十三日的夜晚是祭灶神”的时日, 灶神乃一家之主, 屯堡人家认为此日灶神要上天报告其家中情况,供奉望其多说好话。供品当以九溪的米糖尤佳,俗称“祭灶糖”。除夕当天, 各家各户都要贴上大红对联,张贴门神, 供奉祖先神位等。有的人家还要点上可燃半月之久的“盘香”,以示兴旺。除夕之夜全家老幼围坐火炉旁,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赠给“压岁钱”,通宵达旦,谓之“守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文化思想逐渐改变了旧的传统习俗。有的民间习俗或已淡化或已消失;有的仅限于老一代人尚在延续着;有的则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宋兴平 单位及地址:安顺市第三中学

:  561000 

:  13985701134

:  3zsxpjj@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