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 转载

(2011-07-10 18:11:51)
标签:

杂谈

《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


访问人数:529  新闻作者:马庆  新闻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09-11-26 20:24:03
 

       “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农村小学生学语文难,写作文更难,喜欢写作文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原因之一,就是学生阅读量少,积累的少。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更是为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至九年级学生阅读总量要达到405万字,其中三、四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上海市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一至九年级学生阅读量要到达2000万字。为了提高读文教学的质量,打好小学生的作文基础,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则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呈爆炸之势,它要求人们终生学习,不断阅读。要求人们不能满足于艰涩的书本语文,而是具有主动求知的品质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不断学习的延伸能力和汲取信息的生存能力。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经费不足,图书资源短缺,学校图书藏量不达标。另一方面,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读书很少过问。在吃零食,买玩具上花费很多,在买图书上却花费很少。家庭订阅报刊杂志的少,家庭藏书更是少之又少,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厌恶阅读,文学修养不高,理解能力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阅读中与作者交流,在阅读中加强人文素养,在阅读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阅读中结累,在阅读中成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为了每一位学习者个人的发展,满足其健康成长、个性整合和自由解放的需要。学习的目的是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学习者的自尊和自信。人的自我的形成不是靠外部的灌输或行为的塑造能够完成的,必须依靠个体自己的体验或经验来发现。学习是主动的、负责任的、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因此,人本主义学习方式是以人为中心、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当于心理学中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只涉及心智,不涉及个人的感情和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是目前学生在课堂中许多内容的学习。另一类是有意义的学习,是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促进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如果学生用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学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学习速度极快,而且不易忘记。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要求。目前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是由于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束缚。因此,“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使“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3、选择理论(控制论)
选择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哥拉斯学院的创建者和校长哥拉斯博士于1996年提出的。选择理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不愿学习”(软件问题)。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学业成功。
可以说,“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就是选择理论最通俗的一种表述。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提高阅读兴趣又是学会阅读的前提。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适时的评价,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通过研究,使老师提高对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提高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探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四、研究的内容
    1、 调查目前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状况,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对策;
    2、研究、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3、总结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规律;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及时总结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提升理论思考,揭示实践运用的规律性。
    六、研究的步骤
    (一)2002年9月——2002年12月,研究准备阶段:
    1、调查学生阅读状况及分析原因。
    2、确定课题名称,建立课题组。以低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要攻关力量。
    3、在组员讨论、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拟定研究计划。
    (二)2003年2月——2005年6月,具体实施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新课改精神等。如:《新课程解读》、《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等书籍,以及一些教学杂志、《中国教育报》等。
    2、实验班级进行研究实践。确定书目,指导方法,开展活动,正面评价。
    3、边研究边总结。定期开展研讨会,各人汇报近阶段实验情况,总结经验,共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使课题研究不断完善。
    (三)2005 年9月——2005年11月,全面总结、结题阶段。  
    1、做好课题组资料整理工作,各人总结经验,撰写有价值的论文。
    2、做好结题汇报工作。
    七、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现状  分析研究
   1、问卷调查
    2003年3月,深入开展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课题组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调查的对象为本镇农村完小三至六年级(年龄在9至12岁)。问卷的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
    农村小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序号 内容 标准 人数 百分比%    

    2、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1)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兴趣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从问卷调查第1、2项中可以看出,农村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的比例占97%。平时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占64%。还有35%的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十分钟以下,表明了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资料缺乏。从问卷调查第3项中显示:农村小学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大多是《卡通连环画》、《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及其它占75、41%。又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学生家庭中订阅报纸、杂志的很少,家庭中藏书有一、两本,最多也只有三、四本。可见,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学校存放的书籍陈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九年代的,趣味性不高,难以吸引学生。其次,从问卷调查第8、9、10项也明显地表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是缺乏的。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必须加强培养。从问卷调查第6、7项中显示,偶尔写一点、一般不写的占80、23%。每周所日记、周记或其它的,累计字数在500字左右占79、5%。家庭与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只重视学生的几门主课成绩地提高,忽视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不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拓宽知识层面。
    (4)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急需引导。从问卷第8、9项可以看出小学生读的课外书是《故事大王》,《小学生作文》和《童话故事》,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语文补充阅读》或是《卡通连环画》,或是《小学生作文》或是《三百字作文》和《作文大王》。
    (5)农村小学学生阅读方法极须指导。对本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有些人认为好看的书就看看,不好看的书就随便翻翻,再不好看的书就扔一旁。还有些人认为,高兴的时候就定下心来阅读,不高兴的时候就翻下页数,甚至有些人认为老师叫我们写日记和周记就是打开作文书抄抄罢了。
    (二)提高认识  指导方法
    1、提高认识  激发兴趣
    课题组成员利用一切时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浓厚的兴趣是意志的趋向,是求知的动力。科学家谈家桢说:“兴趣是启蒙的钥匙,也很可能是决定一生道路的入口”由此得出,阅读课外书也不例外。首先,课题组成员以老师自己学语文的体会、名人读书的事例,向学生讲述较强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阅读兴趣,是使阅读成为其乐无穷的道理。再向他们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和对书中人物的看法,让他们感受到阅读课外书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添生活的乐趣。
    2、精读与略读并重的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怎样去读的问题上并不明确。如:有的人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看花的读一读,有的人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进行知识积累。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  就是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习作上的某种需要去有选择的阅读有关书报,以便学以致用。也就是按照“目的---检查---浏览---精读---摘记”的顺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精选获取所需知识。
   (2)浏览法  即对所读的书报,快速的观其概貌。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方法,要求学生可以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顺序进行阅读
   (3)精读法  对文章中的重点章节,集中精力进行精细的阅读。
方法介绍以后,就让学生自己选一种方法去进行阅读,开始学生不大习惯,教师就陪着学生读,并进行个别指导。一学期顺利下来,多数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书了。
    (三)精选内容  开展活动
    1、根据年龄特点  精选阅读内容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读物,一些精品读物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课题组赵美兰老师在家长座谈会上,向家长宣传孩子阅读课外书的益处,向家长介绍了一些适合孩子的课外书,即带注音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和我国的四大名著,希望家长能在短时间内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一至两本书。为了能让班上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便请家长分成两组互相磋商,争取不购买同一本书。两周的准备时间,除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外,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带一两本符合老师要求的书到班上来。开发了教育资源,解决了学校图书不足的困难。学校撤并入了大路中心小学以后,学校每个星期都定期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大大的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2、开展多种活动  培养阅读兴趣
    赵梅兰老师每周挤出两次午饭后的时间,为学生不断诵读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精彩的语段,用以刺激学生阅读欲望;课题组马庆、徐卫平老师利用班队课,积极开展朗读比赛和故事大王演讲赛,大大丰富了学生阅读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吴民益、吴赛花两位老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互谈体会,共同进步。总之,老师一有空就去教室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一学期下来,在教师的影响下,实验班的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学生将自己家的藏书搬到班里,一有空闲就劲头十足的读起来,有几个学生读书读得入了迷,到放学时间竟忘了回家。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
     为了推动课外阅读深入进行下去,实验班举行了多种竞赛活动。先后开展了阅读“两赛”,“两赛”是指速读赛和朗读赛。速读是选用同一篇故事,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还要能说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朗读赛主要是对所选的诗歌散文作出表情朗读,每周举行一次,坚持了两三个月。后来只要一开展活动,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参与。接着又增加了一项活动,叫“两会”,即故事会和美文欣赏会。每两周利用一次班队课进行。一开始学生害怕讲不好,不敢自主上讲台来讲,老师只有指名让学生讲,然后对讲的好的学生给予小小的奖励,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一开展班级活动,学生就主动上来讲。最后几乎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
     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加浓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下雨天的中午,一些家长送饭给孩子吃,并与赵老师交流。其中胡文超的家长说:“低年级时孩子只喜欢看电视连眼睛都看坏了。现在可不一样,放学回到家先将家庭作业做好,然后拿起厚厚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他看的书除故事书外已能看《红楼梦》,《三国演义》了。最后把精彩的片段、好词和佳句摘录下来。”仲盼飞的家长说:“以前小孩子就是不喜欢学语文,更不喜欢写作文,叫他读一篇作文还有好多字不认识,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现在可不一样了,能给我们讲故事,还经常拿起书来读读,有时还大声朗读起来,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了。”实验班学生在作文写到:“通过阅读课外书,我的理解能力比以前强多了,以往我最怕做数学应用题,现在我却有点喜欢了。”
     由于学校网点收缩,在延安小学高年级并入大路中心小学以后,虽然学生分流了,但是实验班工作依然进行,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试验按部就班,故事会,朗诵比赛仍照例举行,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能力的加强,常利用活动课进行语文趣味故事,语文幽默故事的讲演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八、研究的成果
    (一)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延安小学实验班三年级学生在2003年6月份镇举行的作文竞赛上,一人获得一等奖,两人获得三等奖。2004年6月份镇举行期末统测中,语文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还有两个学生的作文成绩得了满分。2004年的镇江市增华阁作文比赛中有4人获奖,其中孙露欣同学获得一等奖。
   (二)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1、通过课题实施,教师增强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
教师通过学习和以及平时的相互切磋,引发了自我及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使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与家长沟通,提倡“亲子共读”。“亲子共读”也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能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又能给孩子以指导和启发。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使每个学生的家长少花点时间看电视、搓麻将和闲谈上,每天能抽出点时间和孩子共读。甚至,让家长转变观点,认为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件愉快、重要的事情,也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2)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所,开发阅读资源。学校不仅要顾及学生眼前的发展,更要顾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农村小学由于条件差,资金不足,很难足量购买,满足当今孩子需要的课外书籍。然而,首先学校可以发动每个年级的学生积攒家长给自己花的零用钱,去书店买一些书,让每个家长每个学期买2到3本书。其次,每班办好图书角,学生把家里有的图书带到学校来,办个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阅读。若这样坚持不懈,学校一定会形成每个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氛围。
    (3)让教师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榜样
    首先,教师自己要热爱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次,每位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的有趣,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及多读书而获得的好处和体会,使学生的心里从崇拜老师向崇拜好书迁移。再次,要整理一份学生读书目录,一份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目录,供学生参考使用。
    2、 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赵芝萍老师撰写的论文《作文也须打假》获镇江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赵美兰老师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与思考》在市第十一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贰等奖,马庆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学生之笔回归生活》刊登在《镇江教育》杂志上,徐卫平老师撰写的课题论文获镇江市三等奖等等。
    (三)研究总结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方法
    课题通过三年的研究,总结了适合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1、精彩片断欣赏法。在音乐声中,让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片断,
    2、教师引读法。老师先读几句,接着说:“谁愿意像我这样读给同学,最后,学生一个个地接着读下去。
    3、 引伸拓展法。每周有的放矢向学生推荐一本适合他们读的书籍,由学生自读,然后到班上来介绍。
    4、摘记展览法。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对学生阅读课外书尤为重要。假如学生读一篇摞一篇,看一本丢一本,其效果甚少。那摘记展览法,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做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语句和段落,然后定期展览。
    (四)研究积累了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1、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首先老师按照课标要求,提供一些各年级段阅读的书名,让学生去选择,再购买或借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少学生买了好几本书。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向朋友借了一、两书。
    2、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开始,少布置一点,然后逐步增加,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要增加了。其次,对他们进行督促,也就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老师同学生一起读课外书,然而,要把握分寸,决不能让他们厌恶。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提问;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一边读一边联想,想到类似的人、事、景、理;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等等。学生掌握了方法,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更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4、及时交流,正面评价。把摘记的好内容贴在学习园地里,这样,既能对好学生表扬,又能激励其余的人。多数人能按要求完成,质量越来越高,篇幅越来越长。
    九、研究的反思
     进行“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应以学生阅读状况为起点,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为条件,以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为平台,以家长与老师沟通配合为桥梁,以学生持续发展为归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健康的、充分的发展。最后,使每个学生自由地阅读,充分展示个性和生命智慧,能主动谋求自身发展,拓展知识视野。

 

 

                    

“农村小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课题组
                  
 马庆   执笔
                      2005年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