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访老红军杨清峰先生简记——往事漫忆拾零(秦川渭水)

(2023-02-09 10:20:01)
标签:

老红军杨清峰

长征回忆录

杂谈

分类: 往事漫忆


采访老红军杨清峰先生简记

——往事漫忆拾零

(秦川渭水)

 

采访老红军杨清峰先生简记——往事漫忆拾零(秦川渭水)

建国初期的老红军杨清峰和夫人李淑芬

采访老红军杨清峰先生简记——往事漫忆拾零(秦川渭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秦川渭水与老红军杨清峰先生交谈

时杨清峰先生已耳聋目盲

 

1995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六十周年。我的同事杨小五的父亲杨清峰先生就是一名参加过宁都起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老人曾经担任过多年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文革期间还曾一度兼任过当时的所革命委员会主任。

我自己出身于行伍,早年也曾在部队工作二十五六年,后来由部队转业到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当时,杨清峰先生已于1978年离职休养多年,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和我都曾是同事。老人的小儿子杨小五和我还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多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有着特殊的爱好。于是,我和杨小五商量决定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前夕,对他的父亲进行一次采访,看看能不能写出一篇杨清峰先生当年参加红军和参加长征的革命经历的回忆文章。杨小五征求了他父亲的意见,也表示欢迎。

记得当年采访杨清峰先生,时间前后约一个星期左右。那时,杨清峰先生已经失明失聪多年,足不出户。我每天上班带着小本子和小录音机到他老人家“八仙楼”(所里文革结束后,为八位老领导、老专家修建的宿舍楼,所里职工称之为“八仙楼”)家去,在老人家客厅的沙发上,一聊就是三个多小时。老人那洪亮有力的声音(也许是由于他失聪的原因吧),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畔。我很佩服老人的记忆力,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记得还是那么清楚。采访结束后,我以“杨清峰口述,秦川渭水整理”写成了一篇大约两万五六千字的《永远难忘的历程——回忆我当红军和长征的经历》长征回忆录。

为了整理杨清峰先生的回忆录,我曾翻阅了大量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对杨清峰先生讲述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及地理方位,还有涉及到的有关当事人等,都一一进行了认真核对和订正。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也很激动,曾多次我为老人苦难的童年流过泪,也被老人的英雄经历所感动。《永远难忘的历程——回忆我当红军和长征的经历》一文,曾作为“附录”,收入甘肃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拙著《科学技术工作散论》一书。书出版后,老人的小孙子杨怡乐(我的同事杨小五的儿子,当时还是小学生)曾经将《永远难忘的历程——回忆我当红军和长征的经历》这篇文章读给爷爷听过,老人重听,我真不知道老人到底听清楚了多少。

杨小五曾将拙著《科学技术工作散论》一书,寄给他河北保定的小姨。他的小姨看到《永远难忘的历程》一文后,特意请人将《永远难忘的的历程》一文,重新打了一遍,将文字文本转化成电子文本,发在她的网易博客(网名“牡丹奶奶”),以纪念她的姐夫,并写了一篇《追忆姐夫老红军杨清峰同志》的回忆文章。随之,新宁都网站看到“牡丹奶奶”博客里的文章后,又将其收藏并发布在新宁都网站。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牡丹奶奶”和新宁都网站发的杨清峰先生的回忆文章后,也在笔者的新浪博客予以转发。《永远难忘的历程——回忆我当红军和长征的经历》一文,在互联网上的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杨清峰先生回忆文章的影响。有许多网友还在博客予以点赞和留言。

杨清峰先生已于2002414日逝世了,享年90岁。老人逝世时,我和妻曾去兰州华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为老人送行。以表示我们对这位老红军战士和老领导的沉痛悼念和深切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