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与迪塞纳 ——两位青霉素发明者的启示 (秦川渭水)
(2010-04-27 14:14: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苑杂谭 |
弗莱明与迪塞纳 ——两位青霉素发明者的启示
(秦川渭水)
弗莱明和迪塞纳都是青霉素的发明者。然而,弗莱明却于1945年因发明青霉素,与合作者蔡恩和弗洛理共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迪塞纳虽然很早就发明了青霉素,而他却于1912年38 岁时,死于青霉素可以治愈的肺结核病,令人不胜遗憾。
弗莱明(1881,8,6—1955,3,11)是英国的医学家,1928年9月的一天,弗莱明在一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器皿中发现,由于瓶盖没有盖好,导致空气中霉菌潜入而产生霉花的周围,出现了一圈清澈的环状带,原先黄色的葡萄球菌神秘地消失了,他将青霉菌分泌的这种极具杀菌力的物质起名为“盘尼西林”,从而发现了青霉素。并于1929年6月在《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此后,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到处游说,寻找赞助和支持,最后找到了蔡恩(1906,6—1979,8
迪塞纳是法国的细菌学家,他1897年23岁时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霉菌与细菌之间的对立,发现青霉素能有效地消灭细菌,并在实验室的小老鼠身上做实验,证明了青霉素在消灭细菌方面的功效。迪塞纳的博士论文,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应当说,迪塞纳比弗莱明早30年就发明了青霉素。但其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没有能及时开发利用。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年轻有为的法国细菌学家,自己却因染上肺结核而不幸于1912年死去,时年仅38岁,而他研究发明的青霉素,正是肺结核病的克星。这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个遗憾,而且对于全人类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倘若在十九世纪末,迪塞纳研究发明的青霉素就被开发利用,那真不知要救活多少人的性命,为社会做出多么大贡献!
其实,科学史上类似的现象并非只有弗莱明和迪塞纳,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开始却不被人们所理解,他自费到许多城市进行演示,顽强地宣传自己的成果,人家还以为他是马戏团的滑稽表演,只觉得好玩,每想到应用。他虽然登记了专利,却无人购买。后来资产耗尽,几乎处于绝境。在他人的帮助下,他兴办了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终于把电话推广开来,获得成功。据说在贝尔之前,也曾有人发明了类似的装置,但由于未能努力宣传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也被埋没了。
弗莱明和迪塞纳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证明,科学研究活动无疑是一种创造发明活动,但科学研究活动的最终目的却不仅仅在于创造发明,而在于使其创造发明能够得以开发利用,从而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只有创造发明,而没有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活动的意义,就会大大减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