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简单生产成本分析
(2010-10-23 15:07:16)
标签:
股票 |
涤纶短纤简单生产成本分析
(一)
直纺涤纶短纤成本分析
1、原料成本
直纺短纤原料成本=(0.855PTA价+0.335EG价+350元)*1.011
2、
直纺短纤动力和公用工程、油剂、包装、直接人工成本
(1)
动力和公用工程:
(3)油剂成本:每吨直纺短纤对各类前后纺油剂的总消耗在2.5-4.8KG之间。如一国有化纤企业直纺短纤的常年平均油剂总消耗约在4.0KG左右,各类油剂平均价约在2万元/吨左右(其中有效成份约在50%左右的国产油剂,价格可低达1.4万元/吨,有效成份约达100%的进口油剂售价一度超过3万元/吨。),其油剂成本约在80元/吨左右。如仪化直纺短纤的常年平均油剂总消耗约在2.7KG左右,其中前纺油剂消耗约1.5KG,后纺油剂消耗约1.2KG,各类油剂平均价约在2.2万元/吨左右,这样其油剂成本约在60元/吨左右。综合多家企业的情况,目前直纺短纤的油剂单位成本取65元/吨。
(4)人工
据了解,单线能力1.5—3万吨/年的老直纺短纤企业人工成本约100元/吨,新建单线能力为5—7万吨/年直纺短纤企业人工成本60元/吨左右,综合考虑计80元/吨。
(5)折旧
据了解,上海某老企业90年代初引进的一套吉玛3万吨/年短纤生产线投资约2.48亿元,其单位产品设备投资达8267元/吨;浙化联90年代中期引进的一套伊文达3万吨/年短纤生产线投资约2亿元,其单位产品设备投资6667元/吨;天津石化90年代末期引进的2条纽玛格5万吨/年短纤生产投资2.73亿元,相当于单位产品设备投资2730元/吨;仪化一期投资2条1.5万吨/年中纺线投资大约在5880万元,单位产品设备投资1960元/吨;济南化纤第二条2万吨国产生产线投资4000万元,单位产品设备投资2000元/吨;近年新建2条单线能力7万吨/年纽玛格生产线总投资只需约2.2亿元,折合单位产品投资为1570元/吨。由此看出除了是否进口因素外,各厂的设备投资随年代不同而逐年降低。考虑到老聚酯企业已连续提取折旧多年,而且早些年短纤效益较好,折旧提取较多,实际上仪化、上海石化、翔鹭等大型聚酯企业折旧已经差不多提完,目前的折旧基数基本上是老设备的残值加上技术改造与更新部分的投资。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本文取近年新建项目的一个行业平均投资水平并适当修正以15年折旧计算。即行业平均折旧约为130元/吨。
(6)维修费用
因各企业计提方法、企业内各产品品种维修费用分摊、设备新旧程度或质量好坏等不同,造成各企业维修费用差异很大。有的企业维修费用按销售额的3%计提,实际上维修费用根本用不了销售额的3%,实际上多数老企业的维修费用在100元/吨左右,引进线维修费用还不到60元/吨。本文取80元/吨进行测算。
(7)其他
对于制造费中除折旧和维修费以外的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统一以35元/吨取值。
(1)—(7)项和为600元/吨。
综合1、2得出:
直纺短纤生产成本=(0.855PTA价+0.335EG价+350元)*1.011+600元
(二)切片纺大化纤成本分析。
大化纤切片纺短纤厂设备基本属于国产,而且年限较长,近年新上切片纺短纤的基本上是小化纤,如按当初投产时的设备投资算,其单位产品投资较高,但这些厂家的设备的使用年限基本超过了十年,该提的折旧也已基本提完。考虑企业为了正常生产不断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改,将这部分投资考虑进去后加上其现有的设备残值折旧,以100元/吨计。折旧、维修外其他制造费用比熔体纺略高,取70元/吨。
以上2—6项合计755元/吨。
(三)切片纺小化纤(回料纺)生产成本分析
1、原料成本
切片纺小化纤的原料是回收瓶片或泡泡料,其产品一般是粗旦中空纤维和粗旦普通纤维,多用于玩具填充料或无胶棉、喷胶棉系列产品。
回料纺所用的原料杂质较多,而且设备整体水平较差,消耗较高。根据江阴、慈溪一带多数短纤厂的消耗状况,1吨中空纤维约需消耗瓶片1.03吨。
回料纺设备均属国产,投资较低,特别是近年来,许多乡镇企业加入回料纺设备制造行列使其投资更低,目前投资一条0.75万吨/年的生产线设备最低投资只要约500万。而以前的老设备折旧已基本提完,主要还有一些残值和更新改造的投入需要折旧。综合考虑对回料纺设备折旧取值以70元计。如长年生产中空纤维则年总产量较低,同样按15年折旧,折合到每吨中空纤维产品的折旧约高出1/3,取100元/吨。折旧、维修外其他制造费用与大化纤同,取70元/吨。
综合以上2—6项由此得出:
无硅小化纤普纤成本=1.03回收瓶片或泡泡料价+650元
前一篇:涤纶短纤进入景气向上的周期
后一篇:3种有效的止损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