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歌童谣之“老北京篇”(一)

(2011-01-26 19:31:01)
标签:

儿歌

经典

童谣

老北京

育儿

分类: 儿歌童谣

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常听、常说的一些歌谣,虽然内容跟现在那些早教、蒙氏倡导的内容毫不粘边儿,但却给我们小时候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看看哪些你还记得吧!

 

 

1、《小耗子上灯台》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也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注:①耗子:北京人对老鼠的俗称。清朝人郝懿行所著《晒书堂笔》中记述“京师邸舍,鼠子最伙,俗称耗子,以其耗损什器也。”它较为确切地解释了老鼠俗称“耗子”的由来,是因为老鼠经常咬坏各种物件,耗费许多有用之物,故名“耗子”。②叽里咕噜:象声词,形容从高处跌滚下来。此儿歌另一种唱法是: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吱儿喳儿叫奶奶。

 

 

2、《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注:这是教儿童练习数数的童谣。有时把小兔子说成小秃子,是对剃光头小孩的戏弄。

 

 

3、《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注:老北京传说,每年的 农历正月初七日夜晚是耗子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小孩儿都早早地躺在床上,熄灭灯,等着耗子娶媳妇,嘴里唱着这首儿歌。

 

 

4、《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

 

注:这是大人对着黄狗哄孩子时,唱的儿歌。亲(qing)家:子女的妻子、丈夫的父母亲,北京人俗称为亲家。

 

 

5、《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哎,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注:水牛儿:北京人对蜗牛儿的俗称。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作扁圆形,美当雨后常常出现在潮湿的墙壁上。小孩把蜗牛抓来,放在石条上,边唱边看蜗牛爬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6、《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注:这是春天小孩儿看见树上喜鹊时,唱的儿歌。放映了昔日北京人在院中种瓜点豆、植树栽花的情景。

 

 

7、《小耗子儿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

 

注:《春明儿歌集》记为:“小老鼠上谷穗”。歌词为:小老鼠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大老鼠哭,二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咕儿啦呱的好热闹。

 

 

8、《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小喜鹊儿,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注:这是老奶奶拍着孙子唱的儿歌,旧社会婆媳关系紧张,互相挑毛病,这是既有对不孝儿子的抨击,也有婆媳之间不和的表演。

 

 

9、《小叭狗儿戴铃铛》

 

小叭狗儿,戴铃铛,稀哩哗棱到集上。买个桃儿,桃儿有毛。买个杏儿,杏儿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小叭狗儿,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儿白瞪眼。

 

:这是小孩看见叭狗儿时唱的。叭狗儿也叫哈巴狗、狮子狗。

 

 

10、《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快来瞧,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注:此歌摘自《明清民歌选》,是教儿童识别事物的幽默、风趣的歌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