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丘火神台:中华第一古庙会

(2018-02-23 11:16:34)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8e69552903334e449a4cb0eed614224e20180222101226.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d735669b1a214bf190c8015e59284c3920180222094238.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在河南商丘有这样一句俗语:不到火神台不算到商丘。

大年初一这天,我们老早地赶到火神台,登台远望,心旷神怡。远处的王亥雕像、燧皇陵、商丘博物馆等,尽收眼底。善男信女,摩肩接踵,手秉香烛,顶礼膜拜, 各种民间文艺表演轮番上演,愉悦火神。

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二的火神台庙会闻名遐迩,名气很大。火神庙会,又称阏伯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称得上“中华第一古庙会”。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5bd8bb9ff89245bd8636c4ac09c59b6e20180222094345.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观星授时始兴商丘

作为商族祖先的阏伯,在商丘百姓心中是以另一重要身份存在:火祖。

提起火祖,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多半是燧人氏。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由自然取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燧人氏生前活动于商丘一带,死后亦葬于商丘。在商丘古城西南的燧皇陵,是今人纪念他的地方。然而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中国还有另一位火祖阏伯,他同样也是商丘人,相比之下,阏伯在豫东民间的人气,甚至远甚于燧人氏。

在原始社会时,作为商地的部落联盟酋长帝喾,看到商地人民没有火,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到这里担任“火正”。一是管理火种,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168c38ddd3a24185a85e2111bef9d59020180222094918.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由于阏伯一生不辞劳苦造福于黎民百姓,人们非常敬仰他,把他喻为“火神”,他登台观星的地方又叫“火神台”。 阏伯死后,人们就按他的遗愿,将他葬于台下。

但商丘是一个多流传神话的地方,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关于阏伯的传说:阏伯原来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种而违犯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阏伯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又偷偷将火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震怒,发了一场大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向商丘,人们吓得四处逃散。而为了保存火种,阏伯筑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在燃烧,而阏伯已饿死在火种旁边。

这个神话故事,是商丘人民对阏伯的褒奖。但从考古上来讲,已毫无意义。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d67f145bdcd944ab9db61247e31c94f420180222094547.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20世纪90年代,文物考古专家通过勘探发现,阏伯台内一层层夯土中夹杂着大量汉初的砖瓦碎片,确定这个土丘为两千年前西汉梁孝王刘武的梁园遗物。在土丘地平面以下7到8米之间,有80厘米的灰土层,通过考古探测,距离现在大约4000年左右。结合史书的记载,专家们认定这些灰土层即是中国最早的古观星台遗址——阏伯台的所在。4000年前,阏伯便在此地观星授时。

阏伯台,是中国最古老的观星台遗址。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746aee3d63864e71ae1a013298c249ef20180222094731.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筑土成丘威临天下

阏伯台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丘古城西南3里处,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处观星台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上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对研究中国天文发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我们拜谒火神台,从西门进入,沿阶而上,登上42级台阶,就来到了阏伯台。阏伯台形如墓状,高35米,周长270米,为圆形夯土筑成。现存阏伯台上有阏伯庙,又称阏伯祠,为元代建筑。

庙宇有大殿、拜厅、东西禅门、配房、钟鼓楼,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正殿上有“离宫正位”四字。东为昭明殿,西为相土殿。明清时期,阏伯台经过几次修葺。“文革”期间,阏伯台又受到破坏,台前花戏楼被拆。1981年,阏伯台又经历一次修葺。现在的建筑宏伟,飞檐走兽,红墙绿瓦,色彩鲜艳。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61907cffe0bb4186b63af4f74691a22420180222094807.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据《商丘县志》记载:阏伯台“在城西南三里。高八十八尺,周二百步”。阏伯台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 台遗址。 《诗经· 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纪· 殷本纪》曰:“殷契, 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帝尧封于商,赐子姓,任火正,负责祭祀火星,以星辰运行变化而纪时,确定季节,成为商族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火神”。阏伯台为夯土堆积而成。文物勘探表明,在黄河淤积以前,这里曾经是一座小山丘,高于今阏伯台12米多。阏伯封于商丘之后,居于台上,观星计时,死后又葬于此,故称此台为火星台或阏伯台。

唐代李泰著《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所以,不到阏伯台不算到商丘。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a6823a9bc6ae4319a02fece87e58e3d220180222094830.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亘古不变,传说不老。阏伯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仍以巍峨的英姿屹立于世。

2000年9月25日,阏伯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bc2bd41525a44224bbcaa5c81b82323620180222095029.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陪同采访的一位文史专家对我们讲,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

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朝台本来从正月初四开始,但路途较远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外地的香客。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二月二方散,会期近一个月,是一年中最大的朝拜活动。庙会期间,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的群众,纷纷涌向火神台。香客们如此虔诚,皆因对火神的崇拜,认为朝拜后,火神会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7b3f8ad9eef843a9b7b3729e38b713ed20180222095046.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各地的香客朝台各有程式,五彩纷呈,是一种各地民俗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计其数,每天到会人数有10多万人。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武术、龙灯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其叫卖声也是各色腔调,此声盖过彼声。

2月6日,2018“春满中原”春节元宵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商丘市睢阳区正式启动。作为传说中三皇之一燧人氏火文化代表之地,三商文化发源地,商丘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商丘将以历史为依托,打造民俗盛典。火神台春节庙会、民俗灯会、写春联猜灯谜等活动将带给全市人民一个其乐融融的“暖暖新年”。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2236944644f444a4852dcc35606fa20420180222095109.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今年庙会活动将分为昼场与夜场两个部分,以迎新春、逛庙会、祈福运、赏民俗、观灯展、品美食为主题,重点打造火神祭祀、拜商祖、梨园春专场、非遗系列展演、中国梦民俗花灯会、商丘首届冰雪节等活动。民俗灯会以“回归旧时光,重燃童年梦”为主题,以中华第一古庙会为文化背景,结合浓郁的商丘民俗文化,在华商文化主题公园大气磅礴的衬托下,通过吉祥迎春的狗年大吉、魅力商丘的中国梦等三十多组大小不等的灯会场景,突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一段沉淀的历史被挖掘,一部厚重的人文景观被发扬光大。阏伯台,这位商丘的代言人,正用艺术的语言讲述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海军 文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