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2020-05-25 17:15:07)

拱手礼的历史渊源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无时不在。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以表自谦。自西周以来,同辈间见面交往已在广泛使用。《礼记·曲礼上》记载道,“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也记载了子路对孔子行拱手礼,“子路拱而立”。

古人见面行拱手礼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在秦汉以前延生的礼仪规范动作,大多数是在慧识悊学指导下产生。以观察人体生命动态和静态能量场是否符合“得一”的原则而确定。“抱元守一”,是肢体动与静的普遍要求。

垂手于身体两侧,人体仍然处于左右阴阳独立的分散状态。

而左右手阴阳叠合以后,身体能量场则处于较为理想的“合一”场态。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礼的形式与内涵

拱手礼的核心动作是“拱手”。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一般适于对平辈)或微俯(一般适于对尊长),双手相互握合于胸前,形成一个拱形,也可一手虚握,另一只手包住,不高于颚,不低于胸,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用于遥祝时,手可抬高,宁高不低,不能低于胸。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礼示范图

需要注意的是,拱手礼男女有别。中国古人以“左”为敬,因此男子行拱手礼时,左手包右手,以左示人,表示真诚、友善与尊重;女子行礼时,右手在外,左手在内。简单来说,就是“男左女右”“男抱拳女压手”,约定俗成。如遇丧事,则正好相反。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礼的适用场合

拱手礼毫无疑问是礼仪界的一张“王牌”。重大节日可以用,重要场面少不了;见面可以用,告别也能用;祝贺恭喜可以用,感谢道歉同样行。“一对一”可以用,“一对多”不失礼;站着可行,坐着同样行。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除夕夜,新闻联播主持人拱手致意:“给您拜年了”,亿万观众收到新春祝福。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拱手礼和抱拳礼不同,使用场合也不同,不要混淆哦。抱拳礼,是习武之人的通用礼仪,大致有两种,一是“右掌左拳”,有决生死之意;二是“左掌右拳”,表示切磋而已。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抱拳礼

拱手之礼,简单、方便、实用,更重要的是卫生。行礼时,人与人之间相隔一米半左右,符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流行病学专家要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见面拱手,吃饭分餐。既能避风险、保安全;又能顺人情、得事体,何乐而不为!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拱手有礼”复兴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