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微文:中肯又中听的精彩点评---评萧白在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决赛的点评 (杂谈)

(2012-12-17 20:59:55)
标签:

上海市

第三届无伴奏合唱决赛

萧白

点评

小眼睛

分类: 声乐
新微文:中肯又中听的精彩点评---评萧白在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决赛的点评 <wbr>(杂谈)                小眼睛】:摄影    著名作曲指挥家萧白老师精彩点评   (图片)
                             

                    
中肯又中听的精彩点评
                                                  ---评
萧白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的点评                                                                              (杂谈)        
    小眼睛】:
新微文
    小眼睛】:原创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那晚(12月15日),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赛后,著名作曲指挥家萧白老师作了热情洋溢的点评,精彩话语受到座无虚席的观众与歌友们的热烈掌声......
       

    萧老师在回顾中外无伴奏合唱史的历程后说道:“......只有无伴奏合唱才能真正体现人声艺术的感染力......用什么标准来评判我们的演唱?怎样使比赛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到国内外考察,找到了评分标准,那就是:准确,音质,表现。我希望这个标准成为每个唱合唱的人的自我标准......合唱发展的关键在于指挥,一个好的指挥能够把不怎么好的团训练成好的,而一个不好的指挥能够把好的团弄成不好的.....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年轻有不一样的音质.....努力学习、提高水平、让上海的合唱真正上一个台阶”......
 
     
欣喜的笔者又重新系统的详细飨阅了上海合唱网】发表赵红柔老师题为:《萧白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比赛决赛后的讲话摘要》一文,又让咱再次聆听到萧老师既中肯又中听精彩肺腑点评,对上海的合唱事业蓬勃发展是个有力促进----真是感慨而裨益匪浅......

    
作为上音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会员的笔者,现予以转载
作者赵红柔老师萧白在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比赛决赛后的讲话摘要》博文,供各位博友、歌友们分享......
  
     在此,
衷心感谢,【上海合唱网】版主推荐发表、感谢作者赵红柔老师关爱中国合唱事业的拳拳之心。
祝愿上海的合唱事业明天更灿烂辉煌

            
                    萧白在上海市第三届无伴奏合唱比赛决赛后的讲话摘要       
                                       赵红柔
   
转载):【上海合唱网】http://blog.163.com/shhc_2008@yeah/blog/static/10488913220121117232764/                                               
             我们的无伴奏合唱比赛搞了三届了,规模越搞越大,回过头来看比赛的起点,变化很大。我们为什么要搞无伴奏合唱比赛?是因为我国的合唱与欧洲的合唱差距太大,他们的合唱有七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只有一百年,我们听到、看到的太少,与世界距离大。有什么办法来尽快拉近这个距离?找到的办法是无伴奏合唱,只有无伴奏合唱才能真正体现人声艺术的感染力。我们是粗放型的,要变成精细型的很艰难,就好比用大吊车来生产精密仪器,开始大家把握不住,宝钢是个好团,原来 参加国内比赛排在第七、八名,经过一年的无伴奏排练,他们的名次进入第一名(编者注:萧老师这里指的是宝钢淞涛合唱团在全国老年合唱比赛上的成绩)。

用什么标准来评判我们的演唱?怎样使比赛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到国内外考察,找到了评分标准,那就是:准确,音质,表现。我希望这个标准成为每个唱合唱的人的自我标准。

准确:准确里面有很多细目,是考验基础能力,包括音准、速度、节奏、节拍、力度,以及谱面上所记载的一切,音准有横向的和纵向的,我们更多的是关心横向的音 准,注意旋律,而纵向音准没有被很多队伍所理解,很少有的队伍是按纵向音准去排练,使声音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粗放、凑合。

作曲家对速度都有不同的标注,我们要去理解作品的节奏律动,那是作品的心跳。

音质:音质实际是演唱能力,包括发声用声,个体的音色的美感,整体声部的统一、平衡、谐和,我们对声部的统一少花功夫是不行的,谐和感是合唱美学最后的要求。

表现:表现是对音乐的表现,有人却领会成了舞台表演,音乐表现包括节奏感、句法、还有风格,你唱什么要像什么,这就要求你要知道它。我们有的唱外国歌曲像中国歌,唱中国的少数民族歌曲却像外国歌。

还有我们的用声太单一,合唱是有很多音色的,我们要从大一统的演唱方法过渡到多样性。你比如说,上交的《圣母颂》,他们唱的就是教堂的,你用这种演唱方法来唱《娄山关》那就不行吧。

我们上海没有一支特别突出的合唱团队,但是由于上海的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合唱的整体水平是可以的。

合唱发展的关键在于指挥,一个好的指挥能够把不怎么好的团训练成好的,而一个不好的指挥能够把好的团弄成不好的。我们年轻的指挥还缺乏足够的经验,老的指挥该学的东西太多了。

我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提高水平、让上海的合唱真正上一个台阶。

 (编者注)以上讲话由赵红柔根据记录整理而成,未经萧白老师审阅,特此申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