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择选部分“大栅栏 烟袋斜老街”夜景之照片,供博友们飨赏、分享快乐。望赐教......
(敬请关注下篇:京城观游记(中五)故宫珍宝馆)
素材来源:百度网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48541.html
大栅栏街:
大栅栏街东起北京前门大街,西抵煤市街,全长近300米,街道狭窄,两侧店铺、商号麟次栉比,终日人流于此,热闹非凡。旧时曾有"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游"的美誉。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发生在它们中间的"城南旧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
自明朝永乐18年(1420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现在,在这条街上,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平均客流量15-16人,节假日20多万人。国内提起北京前门大栅栏几乎无人不晓,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可说是在史上,虽有沉浮,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如今,除了喧嚣一切都已改变,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除了旧址老房的北京丝绸商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荣宝斋文房四宝还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泽之外,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月盛斋熟肉店都已经门庭更新了;诸多外来的风味饮食也各据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饮食文化特色。
素材来源:百度网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239373.html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它既是北京城最老的斜街,也是北京胡同游的重要景点。最近半年来,那里因为进行街面改造,一直像个大工地。如今,改造已经初见效果,沿街两侧开始呈现出明清街市的古朴风韵。
在北京烟袋斜街,一座牌楼矗立在街东口。街内的各个店铺虽说还有一些正在建设当中,但古色古香的韵味已经扑面而来。一家家修葺一新的仿古建筑内,除了少数餐馆、酒吧之外,大多是是经营茶具、烟具、灯笼、古玩、风筝等民间工艺品的店铺摊位。传统浴池、老字号客栈也错落于青石街道的两侧。
除北京本地的一些市民在此重温旧时的回忆,还有一些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据了解,过去的烟袋斜街由于年久失修,陈旧的电线和电缆被架在空中,非常混乱;此外还存在街内部分设施与整体风貌脱节,文保单位变成了居民大院等问题。而经过改造后的烟袋斜街将成为一个集参观、旅游、餐厅和购物休闲于一体的京味文化特色街区。
【小眼睛】:摄影

京城大栅栏老街的靓丽风采

京城大栅栏老街的靓丽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