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汤更生_小眼睛ml
汤更生_小眼睛ml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20
  • 关注人气:3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2010-11-14 15:49:54)
标签:

金钟鸣

人民歌唱家

上海乐团

唱支山歌给党听

汤更生_小眼睛

分类: 杂谈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这是当年,金先生给咱赠书之封面 汤更生_小眼睛/摄影

叫 我 如 何 不想他

(新文) ---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汤更生_小眼睛/作者 (杂谈)

汤更生_小眼睛:

原创世博后,为了迎接《精武百年》的喜庆活动暨上海市无伴奏合唱比赛活动,笔者又以新姿态,投入到每周四次的紧张合唱排练活动中去。虽累,但是运用了演唱技巧方法,声带却安然无恙,音色依佳而为之一豪。这全归功于27年前,“正直、朴实、谦和、不图名、不为利”施教有方的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自那时起,有了歌咏特长的笔者,开展企业群文宣传工作更是得心应手。忘不了啊,敬爱的老师------您那风范的品质精神,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传奇人生中,给音乐界和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永恒魅力......

随着清脆的电脑“嘀嗒” 键盘声,看到思念真情的一篇小文跃然跳在着明亮的屏幕上,顿感慰籍。而每当我阅读这本泛黄的,由金先生亲笔题名的《声乐问答一百例》赠书时,辛酸的泪水会情不自禁的随之流落.......

相识在位于外滩北京东路2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大堂。

27年前的那下午,上海乐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金先生在电台制作专题独唱广播节目时,正巧,笔者也在电台参加《广播之友》座谈会,经已故唐永美编辑介绍,与金先生相识的情同手足的一段难忘师生情建于那天。......

相逢在泥城桥桥南堍(现西藏路桥)的黄浦区厦门路小学小礼堂。

那晚主办单位好像是上海中青合唱艺术团?也是在这个季节里,笔者与歌友方智丽、戴琪慧、曹珍萍等近60位歌友,在这所小学的小礼堂里,聆听了金先生结合自身苦难童年、至参加革命进入上海乐团音乐生涯艰辛史;并以金属般的亮丽“美声”唱法,将多首老歌串起进行声情并茂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进行演讲演唱,可歌可泣的一场生动爱国主义教育暨革命传统教育课,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与欢迎......

相会在金先生的普通寓所里进行采访。

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义务演讲、演唱会的不断深入人心,金先生被中央级媒体誉为“人民的歌喉”,“陶行知式的教育家”知名度悄然升起。那天,笔者与本老师俩人沿着一排排的法国梧桐树,来到复兴中路上金先生普通寓所上门采访。那革命的《人生传奇》新闻专访记实,一经《吉林青年》杂志刊出后,得到了当地东北读者们的青睐!......

相缘在金先生在普通寓所里给笔者授课。

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日子里,笔者准时来到约15平米的普通寓所拜金先生为师。吾当初生性笨拙,感悟性差,学习歌唱的技巧总不得要令。而金先生却不厌其烦地边弹着钢琴, “mi ma me mo mi ia mi mo mi iao , 一音一符; 咪 伊 阿 屋 啦, 一字一声”手把手耐心地传授于笔者。为推动群众性歌咏活动的蓬勃发展,获得金先生义务教育的歌咏者何止吾一人,真是可敬可佩可点。......

离别在2004年那个冬天,噩耗传来,笔者痛心疾首。

著名音乐会策划人吴申老师,在博文中写道: “这个冬天,81岁的金钟鸣没有熬过,悄然离去,既不张扬也没动众,遵其遗嘱,不开追悼会,还他本人以清平清静而驾鹤东去”。......

笔者,为失去这位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歌唱家、陶行知式教育家”金钟鸣先生而深痛不已。

现谨泣书此文以祭。愿那一端的金先生安好!......

以下图片均为:金先生 《声乐问答一百例》原著版式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金先生于1981年出版著书 :《声乐问答一百例》 封面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金先生于1983年10月21日,亲笔题名给笔者赠书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金先生 《声乐问答一百例》著书部份文稿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金先生《声乐问答一百例》著书部份文稿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金先生于1981年出版著书 :《声乐问答一百例》 封底

【相关链接】:

来源: 朱则平音乐教育博客

(转载) 博文: 人民歌喉——金钟鸣

2010年4月5日

朱则平老师在上海金钟鸣(右)先生寓所与恩师的合影

新文:叫我如何不想他---怀念人民歌唱家金钟鸣先生

以下纪念金钟鸣先生的文章一篇:

金钟鸣:为《唱支山歌给党听》鞠躬尽瘁

著名音乐会策划人吴申:文 时间: 2004年10月10日

这个冬天,81岁的金钟鸣没有熬过,悄然离去,既不张扬也没动众,遵其遗嘱,不开追悼会,还他本人以清平清静而驾鹤东去。

认识金老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次他在校园内用串联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歌曲,讲解他苦难的童年直到幸福的晚年,他一人边说边唱,很吸引青年人,我们都在惊讶,“这老头唱得太捧了”,一个多小时下来,无意中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美声”唱法的美,还让我们受到了一堂“忆苦思甜”的教育课。

以后,我的工作性质有了和他的近距离的接触。知道了他的很多很多故事:他原名叫金忠。出生于1923年,湖北天门市人。在少年时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受尽欺凌。幸好由宋庆龄创办的“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罗叔章妈妈把他收留下来。1939年贺绿汀先生到“保育会”为陶行知的“育才学校”招生,富有演唱天赋的他被荣幸地录取了。从此他师从贺绿汀、任光专业学习音乐艺术和文化知识。一次陶行知和任光半认真半玩笑似地对他说:“你嗓音宏亮,就改名金钟鸣吧!”被老师一说,他高兴地不得了,从此,他就有了与其嗓音一样洪亮的名字。

1941年底,他考进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接受应尚能教授系统的美声训练,翌年,又考入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深造,得到斯义桂教授的进一步指导培养。1944年毕业,1945年去了重庆“中华剧艺社”实习,和秦怡、项堃、吴茵等电影艺术家参加《大地回春》排练、演出,获得好评,被誉为小明星。同年,在抗日思想的感召下,热血沸腾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考上了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上了飞行员。

在解放战争后期的1948年12月5日在杭州的笕桥起义,参加了新四军,后到东北人民空军航校任教官。在任教官期间,他凭借音乐学院高材生的“先天”条件,主动给飞行员教唱革命歌曲,组织宣传抗美援朝文艺演出。1954年,经华东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将军亲自批准,回到他热爱的上海音乐舞台,进入上海乐团,从此开始了他真正的音乐生涯。

从此,他如鱼得水,创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相继为电影《聂耳传》、《苗家儿女》、《李双双》、《芦笙恋歌》等演唱主题歌或插曲,如今仍流传的“大路歌”、“满山葡萄红艳艳”等均是金钟鸣的再度创作使得这些“名歌”脍炙人口的。

他的歌声还影响了当年台湾著名飞行员黄植诚坚定地飞回祖国大陆的决心。那是在黄植诚飞回祖国怀抱不久的一次上海政协会议上,俩人相拥互诉衷肠,金钟鸣对黄植诚说:“你能飞过来,我的歌声能飞过去,祖国总有一天会统一”。多年来,他以其个人影响力为两岸的统一作了很多工作,当年,他对蒋经国先生还专门做了一个广播,叫“亲人啦快快来相会”,希望蒋先生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更鲜为人知的是作曲大师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首唱者并不是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而是金钟鸣。事情还得从1963年说起:那年,“雷锋班”的班长到上海来作雷锋事迹报告会,当时任上海合唱团团长的是著名指挥家司徒汉先生,他也被雷锋的事迹深深感动,就将同被感动的朱践耳先生并一气呵成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交给了金钟鸣。

当即金钟鸣就随同“雷锋班”报告团来到“南京路上好八连”,并按照要求给战士们唱起了这首他自已也沒想到日后会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由于他对歌曲的理解把握准确,加上他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唱的深情并茂、荡气回肠,不仅战士们听得感同身受,他自已也双瞳蓄满泪水。一曲完毕,应全体官兵再次热烈鼓掌又唱了几遍,最后,他索性一句一句地教起了战士们演唱。

若干年后他做了很多普及工作还津津乐道这一件事,“退休后我仍退而不休,多多少少是与我当年去部队唱这首歌的此情此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前几年,我在文化局离退休老干部聚会时见到他,他说“前不久我去探望朱践耳先生,他要我走过去靠近他,用嘴凑在他的耳边,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践耳先生闭着眼静听,突然间见他热泪盈眶…”,那次他还说,“有生之年我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歌颂党、歌颂今天的美好生活,…”他还希望我抽时间约他“探讨一下21世纪的音乐教育,”那天他还笑着对我说,“反正我们退休的人没大事,你们青年人忙,你有空就约我吧,随叫随到呀!”

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他的义务演讲演唱会至少1700余场,听众逾千万,收到表扬信2000余封,红领巾400余条,全国大专院校校徽400余枚,被中央级媒体誉为“人民的歌喉”,“陶行知式的教育家”等。

斯人已逝,但《唱支山歌给党听》还会继续一代传一代缭绕在我们心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响亮的名字----金钟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