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都会--青州古城

标签:
云门书院青州古城柱国坊一门科第坊海岱都会 |
分类: 鲁晋冀豫蒙 |
2018年9月28日,晚餐后游览青州古城,古城距离我们入住的酒店将近1.5公里,我们步行过去。这是位于青州古城东北面的大润发超市。
青州古城游览路线:北营街--东门街--偶园街--阜财门。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大禹治水划九州,青州为九州之一。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

青州古城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还有万年桥、宋城、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贡牌坊等多处景点,上百处老字号,这是古城北营街。
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
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现瀑水涧以西。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西至现海军402医院,南至南阳河,东至城关医院,北至尧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

青州,即为东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




偶园古街是青州十里古街的组成部分。偶园街位于十里古街的中心位置。它北起万年桥(范公亭西路),南到过去南门(阜财门),是南阳城南北贯通的主要街道。古色古香的街道,仿古的店铺,民国时期的老房子,还有一间天主教堂和一间基督教堂。北首保持原貌,青石板古街,街旁多为原有建筑,店铺和民房错落有致。中段改建为现代化的市场,经营各类商品,晚上开辟夜市,十分热闹。南段比较幽静,两旁多历史景观,有偶园、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南端紧接云门山风景区。







偶园街 马友烧烤

柱国坊

青州,即为东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观念,它地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晋朝王隐说:“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发端。由此可见,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丽家园。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青州的诗文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有诗句:“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东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华。所以,青州凭借她的美丽,享有“东方第一州”的称号。




偶园古街是青州十里古街的组成部分。偶园街位于十里古街的中心位置。它北起万年桥(范公亭西路),南到过去南门(阜财门),是南阳城南北贯通的主要街道。古色古香的街道,仿古的店铺,民国时期的老房子,还有一间天主教堂和一间基督教堂。北首保持原貌,青石板古街,街旁多为原有建筑,店铺和民房错落有致。中段改建为现代化的市场,经营各类商品,晚上开辟夜市,十分热闹。南段比较幽静,两旁多历史景观,有偶园、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南端紧接云门山风景区。







偶园街 马友烧烤

柱国坊
“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柱国坊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为旌表大学士刘珝而立的四柱三门式牌坊。
“忠廉立殿堂,史称贤相,功与云山并峙;仁孝满乡里,世誉楷模,德同阳水共流”。刘珝,字叔温,明代青州府寿光县人(今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历仕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明宪宗称其为“东刘先生”,并赐印“嘉猷赞翊”。
大学士坊



一门科第坊
“体丽声清,廷对分差标法度;心和意密,公裁明断顺朝纲”。大学士坊始建于嘉靖二十二年,是为旌表青州府诸城县人翟銮而立的四柱三门式牌坊。
“巡边防三万里,雄才大略固关塞;秉阁政十余年,远虑深谋为栋梁”。翟銮,字仲鸣,青州府诸城县(今诸城市)人,以锦衣卫籍举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首辅),卒谥文懿。



一门科第坊
“一门风雅,多少芝兰玉树;几代书香,无穷国栋良才”。一门科第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为旌表青州冯氏家族而立的四柱三门式牌坊。
“科第连绵,彰显东州文运;事功卓著,堪称北海世家”。冯氏家族是青州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声名显赫,被称为“北海世家”,亦称“北海冯氏”。
青州冯氏家族自冯裕开始,书香传承、科第连绵、人才辈出,自明正德三年(1508)至明万历元年(1573)冯氏三代65年的时间内,先后有冯裕、冯惟重、冯惟讷、冯子履、冯琦、冯瑗等6人考中进士,冯惟健、冯惟敏、冯子咸等3人考中举人。

阜财门是青州南阳城的南大门,因此,阜财门也称南门,现在的阜财门及城台是由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根据历史原貌进行设计。城台长45.2米,宽24米,高12.7米,占地面积1085平方米;城门楼面阔5间,进深1间,为二层重檐带周围廊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16平方米。
这是从城内看阜财门


游客中心



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路、行省、府署所在。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墙高12米,厚6米,长13华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个,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衙署、庙宇、教堂、书院、府邸、公馆、会馆、商号、店铺、票号、镖局等罗布其中,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明代青州人、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冯琦对青州古城曾有“地控海邦,云开天席”之誉。明代吴斌《青州歌》也写到:“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

从城外看阜财门全景



游客中心



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路、行省、府署所在。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墙高12米,厚6米,长13华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个,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衙署、庙宇、教堂、书院、府邸、公馆、会馆、商号、店铺、票号、镖局等罗布其中,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明代青州人、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冯琦对青州古城曾有“地控海邦,云开天席”之誉。明代吴斌《青州歌》也写到:“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

从城外看阜财门全景

前一篇:青州泰和山--天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