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江浙--桐庐白云源风景区(1)

标签:
富春江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白云源风景区桐庐芦茨村鸳鸯潭 |
分类: 江南行 |
2016年10月15日,桐庐城区,今天要游览白云源景区。
桐庐县城距离白云源风景区约23公里,桐庐至大峡山隧道这段路昨天走过,不过那时天已黑。

沿美丽的富春江畔前往白云源

富春江是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区。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芦茨埠附近为峡谷段。

富春江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下游建富春江水电站后,这一带淹为水库,泱泱江水,宛若明镜,两岸青山点点,“七里扬帆”成为当今严陵八景之一。


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是浙江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试点区,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东南部美丽的富春江畔,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白云源等著名景点,体验区毗邻320国道和杭新景告诉、S210省道贯穿全境,联通浙中,距桐庐县城15公里,距杭州70公里,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体验区以原生态、原生活、原生产等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吸引人们体验慢节奏生活方式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域,以富春江镇的芦茨、茆坪、石舍三个村及严子陵、白云源两个景区为基点,以江与溪、山与谷、村与田等原生态自然景观为构成要素,以农家最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体验内容,依托区域内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突出打造“至慢”乡野生活,勾勒出一个现代人渴求的“山水梦境、心灵家园”,使其成为都市人放慢脚步、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


沿美丽的富春江畔前往白云源

富春江是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

富春江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下游建富春江水电站后,这一带淹为水库,泱泱江水,宛若明镜,两岸青山点点,“七里扬帆”成为当今严陵八景之一。



慢生活体验包括:春江渔趣(芦茨村), 玉米香粿 (芦茨村),
芦茨春茗(芦茨村), 炭烤BBQ (芦茨村), 妈妈灰粽
(茆坪村), 胡记馒头 (茆坪村), 茶园漫游(石舍村), 山地刨瓜 (石舍村), 柴火灶饭
(石舍村) ,竹林掏笋 (石舍村)。

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还有各种体验,如手划船、水上自行车、游泳、采竹笋、捉溪鱼,品尝山野风味,体验农家生活,内容多多。此外,古民居、古街、古巷、古道、古桥,宗祠、寺庙,这里还保留了很多较完整的古建筑。并且农家特产丰富多样,芦茨红茶、石斑鱼、石鸡、石笋、观音豆腐、芦茨肉饼、乌米饭、麻糍、野菜、灰汤粽、玉米馃等,农家美食,让游客的味蕾欲罢不能。
前方是大峡山隧道
过大峡山隧道后左转进入芦梅线
芦茨村距桐庐县城15公里,距杭州70公里,毗邻320国道和“杭千高速”,20省道纵贯全境。境内山清水秀、层林叠峦、野趣横生、景色迷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晚唐诗人方干的故里,与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
该村依托白云源、芦茨湾、钓鱼岛、严陵坞果园、严子陵钓台5处旅游胜地。该村以野生的石蛙、石笋、石斑鱼、土鸡的“三石一鸡”美味特色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


这是进入白云源的旅游公路,一路开始爬坡,两边风光无限。

10点左右到达白云源风景区,从桐庐到这里用时约一小时。
白云源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江一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山风光的代表。富春江旖旎修长,江畔的白云源山高林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才显精华;白云源是龙门山脉的的核心山区,也是杭州、金华、绍兴三地的地理分界,随着地势从海拔30米到
1246.5米垂直上升,地貌、气候、植物垂直分布,溪流众多、瀑布成群、峭壁林立,水急潭深,树大林密,人烟罕至,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白云源景区入口

白云源风景区紧挨着富春江,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除主体在桐庐县内,还涉及富阳、建德、诸暨、浦江,主峰观音尖海拔1246.5米,是龙门山脉的最高峰同时也是富春江沿岸的最高峰。



大龙门飞流直下,青龙峡幽深清雅,这个区域以白云源观音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可包括龙门山脉的大部分景点,其中有:富阳龙门古镇、诸暨五泄、浦江仙华山、马岭、桐庐茆坪古镇和富春江沿岸的鸬鹚湾、钓台等景点,形成了一个以白云源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圈。

从鸳鸯潭开始沿溪流徒步上行



"泛白云源"山广水美,自然风景十分丰富,人文积淀深厚,唐代著名诗人方干便出生在"泛白云源"区域中的白云村,相传朱元璋也曾欲定都于"泛白云源"区域中富阳诸暨桐庐交界的盆地。现在所提的白云源景区指的只是已开发的一期峡谷风光带,而整个白云源和周边区域可称之为“泛白云源”区域。
由于白云源古时就是连接浙西浙东的交通要道,这里就遍布了各朝各代诗人们的足迹,成为浙西唐诗之路的起点。受地势限制,"泛白云源"区域内自然环境大多未受人为破坏,原生态保持较好,沿线风光秀美,小村落星星点点的遍布其中,民风自然淳朴,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白云源有5个景点,鸳鸯潭、小龙门、大龙门、青龙峡、观音尖,小龙门曲折盘旋,

从鸳鸯潭开始沿溪流徒步上行

白云源风景区位于龙门山南木麓,与严子陵钓台仅一水相隔,紧挨着富春江,整个山脉及白云源风景区森林覆盖高达98%以上。这里石怪山峻、花木扶疏,构成地质上的多彩奇异的景观。沟谷纵横的溪流中多巨石,飞瀑流泉倾泻,彩珠碰撞,水跌成潭,水击之声回旋震荡于石穴,汇出洪钟般的声音。有可观赏的深潭几十处,水质清冽,游鳞可数。

鸳鸯潭面积100多平方米,潭深处四、五米,溪水清澈,湛蓝见底,苍岩翠树倒映水中,在溪水冲击下,犹如鸳鸯在潭中戏水。远处奇峰险壑,危岩耸立,山峦叠翠,构成极其美丽的山水画。游客可以在此地稍憩,也可以在“清芬亭”品茗。
清新的空气淘洗着胸肺,呼吸无比畅过,五脏六腑也似乎一下子荡涤得不染杂质了。
白云源风景区又名芦茨源,是晚唐诗人方干的故里。范仲淹登钓台时,见东沿石壁白云徐生,问之,方干隐处,于是前往访问,并赋诗说:“风雅下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以后,芦茨源遂称白云源。
鸳鸯潭东南边,有两块巨大的石头,相互依存,疑似一对情侣紧紧依偎,当地农民称“鸳鸯”石。一块石头上面有5平方米左右的平整石床,可以休憩。

树根在乱石缝中蔓延,足见生命的坚强。
木鱼石
又见碇步
池水中的小鱼儿,白云源的水清澈无比,源源不断汇入富春江。
《山中》
唐·方干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君不来》
唐·方干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