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2017-01-25 09:28:53)
标签:

舟山定海古城

舟山名人馆

屏翰市肆

中大街

吉庆里

分类: 江南行
10月7日下午,游览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祖印寺位置图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的千年古城,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文化名城。古城内曾保存有明清时期的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柴水弄、留方路等历史街区,散布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古迹,留下了历朝才子名人的足迹。历史上,这里历来还是一个军事要塞,除著名的鸦片战争外,还有抗倭、抗清一批历史遗存。

定海英才荟萃,历史上曾出过如朱葆山、刘鸿生、董浩云等近百位名人,这里还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故乡。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舟山名人馆“分为序厅、舟山记忆展厅,包含政界名士、军界武将、商界巨子、学界翘楚和方外高僧五大板块以及3D影院等配套区域。乔石、丁光训、朱葆三、刘鸿生、董浩云等海内外知名的舟山名人“入住”名人馆。

定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广袤的海洋与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众多历史名人,2013年起,定海区大力挖掘并弘扬名人文化,着手开展名人馆筹备工作,名人馆建设期间,很多名人后代都非常支持,不仅为名人馆建设献计献策,还积极捐献提供了不少珍贵的物品、存档资料等供名人馆展出。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主要景点:
      中西大街:定海最负盛名的老街。定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长历程,就记忆在老街的肌体里。老街并不宽,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一次排列着一家家百年老店。
      明清历史街区:定海的西大街、中大街是晚清商业街市,街宽4、5米,在当时来讲算得上是真正的商业大街。建有上下二层、木制结构的封火墙,二层的檐廊是当年俯瞰街市繁华景色的最佳场所。
      祖印寺:祖印寺位于定海昌国路,号称“翁洲第一古禅林”,占地面积近万平米,始建于后晋天福五年,后来几经修葺形成了现在舟山本岛上最大的佛寺。
       晚清深宅大院:定海留方弄、书院弄、柴水弄、东管庙弄、西大街、昌国路一带,分布着蓝理故居、董浩云故居、刘鸿生故居等许多造型奇特的故居宅室,这里的斗拱、大门、厅堂、门窗、藻井都独具特色。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宝玉楼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湘吃馆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是舟山老城所在,1991年定海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但九年后,定海古城还未迎来新世纪的曙光,倒在了旧城改造的推土机下。为此,十几位原住民进衙门和官府对簿公堂。老宅被拆了,官司也输了。但事情还在继续,中央台、中央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百家媒体陆续搀和进来,浙江省政府也不得不在“旧城改造”半年后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舟山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通报》,《通报》中说: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要“吸取教训,积极整改”;要“强化规划,严格执法”;要“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报完了风平浪静。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传说在几千年以前。现在的东海,原是一座交关大的都城,叫东京。那时,皇帝是昏君,老百姓良心统坏猛。玉帝得知后,说:“东京这地方,呒没一个好人,统要塌其掉。”玉帝在讲这话时,正巧被吕洞宾听见啦。吕纯阳大仙说:“东京介大座城市,城里有介许多人,一个好人呒没,这我勿信咯。”玉帝讲:“我已经查过三年啦,统查清爽啦;东京人统坏勿过。”吕纯阳说:“请玉帝暂时甭塌,作兴有好人,其勿是委屈煞了!让我再去查查看吧。”玉帝说:“好咯。”这样吕纯阳就下凡来啦。
  吕纯阳大仙下凡到东京,咕咕忖忖,脑筋动动,最后便用天河水当油,开爿油店。自家扮成瞎眼老头,店门口写“三个铜钿,油舀多少,买主自便”十二个字,卖起油来,以此来试试人心。起头,一些人拿只小红毛瓶来,装得满满咯;后来,看老头勿话,就调大瓶;再后来,看老头还勿话,就再换更大的。结果,大到咋相貌为止呢?大到用水桶来挑,把屋里厢缸、甏、罐,统装得满进满出。老头总归是勿话。
  当时,离城几里外,住着一户人家,姓葛,屋里厢只有娘儿俩,儿子叫葛仙翁,是个读书小囝。有一天,阿娘对儿子说:“侬去打三个铜钿的油来。”儿子说:“好咯。”就拿了只油瓶,到油店买油,他看别人随便舀,也跟着舀了满满一瓶,挈到屋里厢,对阿娘讲:“我油已经打来啦。阿姆,我跟侬讲,这油店老头,要饿煞咯,拿出三个铜钿,油随便侬舀多少,有的人会用水桶去挑,这样河水变油也会蚀光咯。“阿娘问:“侬舀来多少?”“我看别人统舀,也舀满满一瓶。”阿娘心交关好,用手指着油瓶说:“阿拉三个铜钿,只可舀三个铜钿的油。其做生意,再加眼睛又瞎,蚀不起咯。阿拉莫多舀人家,快去还其。”儿子一听,就挈着油瓶到油店,心想让老头多赚点,把油倒得比阿娘划的痕还下头些。
  吕洞宾看在眼里,心忖:“今朝被我讲对啦,这后生良心蛮好。可惜我开油店介许多日子,介好的人只碰见其一个,难得、难得。”随后,吕洞宾对小后生小声说:“东京这地方要塌啦。”小后生说:“老先生,侬讲这话当真。”“我昨会跟侬讲乱话。”“什么时候塌?”“侬这城门外,有爿杀猪场,旁边有座坟,坟头的石狮子嘴出血,东京就要塌啦,侬就好逃咯!”小后生应声“多谢老先生”,就走了。吕洞宾看小后生走啦,油店门一关,去天庭向玉帝禀报啦。
  从此,小后生每天都去坟前看石狮子,每日都要从杀猪场经过,每日都会遇见杀猪屠王恩。日子多啦,杀猪屠王恩心里忖:“这小后生昨啦,每日都来看石狮子。”一天,王恩问:“侬作啥啦?每日都要来看过。”小后生说:“卖油老先生讲。石狮子嘴里出血,东京就要塌啦,我来相相看。”杀猪屠一听,感到好笑猛,心想,我背其个木梢①。第二天天亮,杀猪屠王恩把猪血往石狮子嘴里“哗”一擦,走回杀猪场。这时小囝又来啦,看看石狮子嘴里出血啦,急忙往家奔。杀猪屠王恩看到,暗暗发笑。
小后生奔到屋里,对阿娘讲:“阿娘,勿对啦,石狮子嘴出血啦,东京要塌啦,阿拉快逃!”说罢,其背起阿娘就逃。其刚一逃,地皮真塌啦。“砰咚,砰咚”,跑一路,塌一路。原来的房屋都变大海,海水滚滚向前,总跟其差三步。其奔快点,塌快点;奔慢点,塌慢点。其逃了三日三夜,背酸煞啦,对阿娘讲:“阿拉逃了三日三夜,背也酸煞啦。塌呢,总差三步,这样啥时才逃得出呢?这也是死,那也是死,阿拉还是停下吧。”讲完,把阿娘放落,让阿娘坐在山坡上,自己躺在阿娘面前的平坦地方。说也奇怪,坐的地方和躺的地方却勿塌,海水只在其和其阿娘的四周流。
  后来,人们把其躺的地方叫“定海”,阿娘坐的山坡叫“放娘尖山”;其阿娘搁脚的地方呢,就是现在的“岱山岛”和“泗礁岛”。
  俗话说:“塌东京,涨崇明,还了东京地,要过三千年。”塌东京距现在仅一千年广让玉帝还回东京,那还是二千年以后的事呢!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是"群岛之首",是舟山市政府所在地,是舟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存有“海岛河姆渡”文化之称白泉十字路和马岙土墩等古文化遗址;有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三忠祠、姚公殉难处、李义士碑、震远炮台和土城遗址;有明末抗清古迹同归城,舟山宫井、都神殿、八甲街等古建筑群,另有舟山军史陈列馆、城北舟山烈士陵园、舟山博物馆、祖印寺。有著名人士乔石、丁光训、董建华、三毛祖居等。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中国近代的沧桑从定海开始,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定海保卫战。清朝道光年间,英国商人通过走私,每年向中国输入近两千吨的鸦片,清政府每年流失将近三千万两的白银,鸦片,在严重威胁着大清帝国。为此,道光皇帝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的禁烟措施,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舟山地处中国沿海东部,兼有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优势,尤其是军事战略地位更显重要。英国人对舟山垂涎已久。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致海军部的机密件中,就已经把舟山称为远征军设立司令部的合适地点了。  
  
1841年9月,英国为打开中国的门户,2万多名英军对定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定海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领5800名将士与英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定海保卫战这一仗,打了整整六天六夜,最终,清军弹尽粮绝,援兵又迟迟不到,英军最终凭着大雾于第六天攻占了定海城。三位总兵和5800名将士在这一战中全部壮烈殉国,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清军抵抗最激烈的一仗。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已无力再战,被迫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份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致此,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的街巷,大部分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海展复后逐渐形成的,旧城以状元桥为中心,向外辐射东、南、西、北、中五条大街,直通四个城门及县署,大街再以小街、弄堂为支脉,遍及城中每一处有人的地方。据史料载,民国初期定海有巷弄178条,总长26.58公里,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其中石板石条弄96条,总长19.9公里。
  
定海的弄堂生活是传统的慢调宁静生活,石街石埠、小巷大院、白墙墨瓦、清溪拱桥。孩子的读书声、小贩的吆喝声、集市的议价声是主要的音调。如今,曾经人丁兴旺的古城弄堂,稍显冷清,但其蕴含的定海城厢的文化意味与人们生活的变迁愈加浓厚,文化含义已然超越了交通功能,是定海古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中国的海岸线好似一张弓、长江宛如一支箭、舟山群岛就是那箭头,舟山是个通江达海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舟山群岛的舟山港拥有世界罕有的建港条件,水深15米以上的岸线约200公里,水深20米以上的岸线约104公里,穿越舟山港区的国际航道能通行30万吨级以上的巨轮,是我国最优良的深水良港。
  
在2006年的1月1日,宁波港和舟山港进行了战略合并,原来宁波港和舟山港的名称不再使用,合并后的港口新名称为:宁波-舟山港。以前的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大陆港口排第五位,舟山港排第九位。合并后的港口是由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亿吨级深水大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热闹的街巷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吉庆里(弄)位于定海老城西部祖印禅寺西侧,原南北走向转东西走向,起自城隍庙前(弄),向北30米后转西,终至总府弄,长100米,宽2米。后来,总府弄北段附近拆建,吉庆里(弄)西北段同时拆除,改建为多层住宅。现仅余南北走向的20米。 
  
吉庆里(弄)以旧时弄内居民多经营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而得名。1966年改名为“灭资二弄”,1981年恢复旧名。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大脑门的店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吉庆里(弄)是旧时定海城区婚丧习俗的荟萃之地,源于封建社会残酷的等级与歧视制度。旧时的吉庆里(弄),是堕民的聚居地。堕民又称“怯邻户”,明代称“丐户”,后世称为“堕民”或“大贫”,是元明清时期,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像欧洲的吉普赛人一样,被视为“贱民”的一种,不得入籍,不得与一般平民通婚,不许监捐应试。旧时的堕民多群居生活,是社会最底层,最受歧视的平民。  
  
堕民主要出现在绍兴、宁波一带,其起源有九种说法。其中,春秋时越王句践发配寡妇淫泆者,与壮士忧愁者野合的后代; “安史之乱”后,宫廷乐师等以乐而忘忧罪,贬为“堕乐”,流落绍兴等地;南宋时,宋将焦光瓒率部不战而降,为时人所不齿,被贬为堕民;元灭宋后,将战俘遣送至浙江绍兴一带,贬为堕民;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灭元后,将蒙古贵族贬为堕民;朱元璋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农民起义军贬为堕民;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将其政敌贬为堕民等起源多少与舟山有一定的地缘关系。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古城定海,宋熙宁六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前,原名昌国,钟灵毓秀,大街纵横,昌壮国势焉。中大街,旧名八甲街,又名庙邑街、横街。居老街之中轴,得屏翰之市肆。始建明末,兴于清道光,今逾300余载。东临舟山第一桥之状元桥,西接翁洲第一古禅林之祖印寺,南连西大街,北通昌国路,街长200余米。旧时,长街枕河,青石板路,店铺林立,市井繁华,贯通四方,为定海老城区文化商贸之中心。虽经清顺治屠城之难和光绪辛卯年大火之劫,迄今古韵犹存。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金汤巩固,屏翰市肆;中条拱卫,物阜民丰,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耕者有其田,渔者有其船,樵者有薪柴,猎者有鸟禽。天无旱涝之灾,海无风浪之虐。这样的理想王国,正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境界。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舟山渔民画。当地渔村作画之风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不过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消遣方式。艺术家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绘画艺术展现诸如捕鱼、垂钓、游泳、聚会等日常生活点滴。起初人们只是从这些画里看到一个迷人的虚幻世界。但是随着这类画作日益被大众欣赏和喜爱,当地艺术家们纷纷尝试创作,并逐步确立了舟山渔民画的独特画风。 舟山渔民画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夸张变形与精雕细琢形成鲜明对比,不拘一格的空间布局与鲜亮大胆的用色更是增加了画面特色与整体统一。舟山渔民画是几代舟山渔民海之灵感的结晶,如今已经享誉海内外。1988年,舟山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除了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院,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等地均举办过舟山渔民画展。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民物阜安 物阜民丰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定海古街中大街,旧名八甲街,又名庙邑街,横街。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目前定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旧街区,这一带历史上也是舟山最繁华的商业区。2009年,定海区区启动中大街改造工程,以“保旧、复旧、饰旧”和“修缮、完善、改造”为原则,投入2100万元对中大街进行改造,在保留古街原有风貌,构筑一街、二院、三巷、四入口的建筑文化的同时,突出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的有机结合。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再行江浙--舟山定海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