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北--穿过甘加草原到夏河

标签:
隆务河甘加草原循化县同仁县夏河县 |
分类: 大美西北 |
一条黄河隔开化隆县与尖扎县
尖扎县所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地处黄河自岷山西折经川、甘边境,逆时针绕行复回青海的大弯曲部:九曲黄河第一弯。
它与果洛州、海南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邻,有藏、蒙、汉、回、土、撒拉、保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23%,藏族占总人口的65.74%,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3.51%,汉族占总人口的7.93%,回族占总人口的7.86%,土族占总人口的4.6%,撒拉族占总人口的0.28%。
黄南州地质构造处于秦岭皱系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中。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地势比较开阔,既有绵的山峦,又有坦荡的滩地,主要山脉有迪日公玛山,达日宗喀山、阿米莫尔藏山等,流水切割作用较弱,属古冰川侵蚀作用为主的构造中山区,系秦岭系南支西倾山的西延部分。北部山势险峻,多中切割高山、峡谷、山间盆地,主要山脉有申宝山、夏琼山、杂玛日岗山等,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构造中山区,属昆仑山系布汉达山北支鄂拉山与青海南山会合部东延部分。最高山峰杂玛日岗峰,海拨4971米,最低点为隆务峡北口黄河出境处,海拨1960米,高差3011米。
黄南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点旅游胜地之一。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山羊等为全州主要畜种;小麦、青稞、油菜、蚕豆等为主要农作物。野生动物主要有藏羚羊、白唇鹿、麝、水獭、雪鸡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虫夏草、大黄、雪莲、马勃等。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闻名遐尔的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大型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过此黄河大桥,进入循化县境内。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段,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邻,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850米。黄河流经其中79公里,国家级大型电站公伯峡、积石峡电站均在县境两峡的东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为重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十分独特。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4636米,相对高差2855米,县境地貌系中海拔山地。北邻为黄河川道,中部与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中高山区。黄河宽谷地带向南海拔逐渐升高,垂直差异明显,根据地表形特征,由地到高可分为河谷,中东部中地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四种地貌类型。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端,四面环山,山谷相间,黄河流径其中,川道平衍,森林茂密,农田肥沃,牧草丰美。小积石山支脉——达里加山位于境内东部,周毛卡山位于南部,郭毛喀山位于西南部。其中几座主峰:通布、德通波、当慈山、恰金峰、雷积山、古伟山、渥宝淇、达里加主峰等海拔高达4019米至4636米
循化县所在的海东市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2013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海东处于兰西经济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通信快捷。是十世班禅的出生地,有著名的佛教圣地瞿昙寺、佑宁寺,有被称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植物王国”的孟达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绿宝石”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湾彩陶遗址、喇家灾难遗址在考古界享有盛誉。
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石器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人。据传说,远在帝舜时,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相传三苗部落原住在今湖北、湖南或河南南阳至陕西商洛一带地区。“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也”,“徙之三危,河关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秦历公时,“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说明人们过着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的经济生活。
循化县境内行约15公里进入同仁县
隆务河是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亦称隆务格曲、格曲。“隆务河”藏语意为“九条溪流汇合的河”。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隆务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乡民间“六月会”和以唐卡、堆绣、雕塑为主的“热贡艺术”。
隆务河因流经隆务镇而得名。发源于黄南山地夏德日山。源头海拔4482米。上游段称曲玛日河。接纳马科曲后称麦秀河,北流入麦秀山峡谷和林区。出峡后纳支流扎毛曲进入同仁县境,始称隆务河。其后在宽阔的山谷中北行,河宽约20米,深2米左右,经曲库乎、隆务镇、保安、麻巴乡(镇)和长20多千米的隆务峡河谷,在尖扎县昂拉汇入黄河。汇口海拔2160米。河长156.8千米。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中部隆务河岸,距省会西宁171公里。
同仁县形似枫叶,东、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连绵,山峦重叠,中部为隆务河河谷地区,高矗的夏琼山和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伸,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构成天然阶梯。依地形全县可分为河谷川地、低山沟壑浅山地、中高山脑山地、高山牧场四个区域。
同仁县是一个藏民族聚居区,
10条较大河流分属于隆务河、大南曼河两个水系。
在同仁县保安镇离开省道S306转入县道,顿时进入白茫茫的世界,不是大雪,而是大雾,在神龙架,在五台山都曾经历大雾,但这次是最严重而且持续时间最长。在大雾中穿过双朋西乡和瓜什则乡,离开青海再次进入甘肃境内。

甘加草原是一个完全没有开发的草原,草原周围群山环绕,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央曲河和央拉河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

草原海拔高度达到3900米,再如此高度还有茂盛的草原。
甘加草原是此行比较期待的原始风貌草原,但不巧遇上大雾,能见度不到10米,车速不到20公里/小时。途经双朋西乡,瓜什则乡,甘加乡,我们在浓雾中行驶了约3个小时,约50公里,好在这条县道路虽然不宽,但车辆少,否则两车相会难度较大。
临近夏河县,浓雾终于消失。
甘加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牛肥羊壮,空气凉爽宜人,顿感心襟开阔,心旷神怡。
甘加乡四周环山,中部为草滩溪流,系优良牧场。纯牧业区,畜种主要为甘加羊,种植燕麦等饲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城故址,还有和斯柔城遗址及白石崖溶洞
。
甘加乡境内,偌大的草原齐齐地被裁割下来,分成上下两层,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道很长很高的陡峭石崖,当地人称白石崖。
白石并不纯白,可能是与绿色对比而得名。白石崖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5~6百米。从远处望,恰似白玉屏风,横在半空,在蓝天碧日辉映下熠熠闪光,蔚蔚壮观。在白石崖根部偏西处,有一眼可容三、四人进出的溶洞,洞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溶岩造型千姿百态,形人似物、维妙维肖。
据说白石崖溶洞绵延百里,可通到青海循化县境内,是一处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对想要探险、寻求刺激的人来说是个绝好的境地。
草原之路
夏河县为甘肃省甘南州下辖县。因境内大夏河得名。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东、南面分别与合作市、碌曲县相邻;北依临夏州及青海循化县、同仁县;西接青海泽库县。
19:30分,又开始下雨了,好在即将进入夏河县城。
入住夏河锦珠商务大酒店
夏河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