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北--刚察到祁连卓尔山(3)

标签:
大冬树山垭口藏羚羊祁连卓尔山风景区祁连冰沟林海阿咪东索牛心山 |
分类: 大美西北 |
中午12点20分左右,到达大冬树山垭口。
我们路过的祁连县部分景点示意图
大冬树山垭口位置及实测海拔高度
大冬树山垭口是昆仑山和祁连山口的分界线,从西宁,青海湖方向去祁连的必经之路,下了垭口就离祁连县城八宝镇不远了。垭口高度4120米,是青海湖甘南一带的最高垭口。 “达坂”是蒙古语,就是山口的意思。冰达坂山也叫“大冬树山”。“垭口”是在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下凹处,为高山峻岭的交通通道口。 垭口是两座山峰交会的地方,不一定是山的顶峰,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
大冬树垭口的海拔平均在4100米以上,虽然说是盛夏七月天,可山上寒风刺骨接近零度,氧气只有平原的百分之60,气压比平原低40%,水的沸点只有85度,紫外线强度比平原高一倍,走快几步都会心慌气喘。
4120米的海拔高度,传说这里连骆驼也不能穿过,在这里有一个内地汽车兵,因高原反应引发脑水肿牺牲在这里,年仅21岁,他也化成了一只骆驼。
走到飞转不息的经幡前,走到触手可及云彩下,走到高山之巅垭口处,浑身血液在沸腾,思想在流动,这里是仙境令人心醉神迷、留连忘返、暇思篇篇,海拔高度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无论在川西4000米的夹金山,还是在香格里拉4500米的石卡雪山,想忘记都难,时机一到,它就自动跳了出来。迎接我们的是高原山口那独有的风,清透,寒冷,苍劲,有力,与它相抗,呼吸都有几分艰难。白裙红巾,被吹得乱裹乱缠,尽失从容和飘逸。垭口,不是山之最高处,但绝对是八面来风最猛烈的地方。
今天一直是阴天,没有蓝天白云,没有云雾缭绕,没有白雪铠铠,但这一些都没有丝毫削减高山垭口的独特气质。

五色经幡,好美!蓝色幡条象征蓝天;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绿色幡条象征绿水;黄色幡条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悬挂经幡是人间太平幸福。这蓝白红绿黄五色谱带及其排列,代表了藏人心目中的自然结构和生命结构!是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在如此的高度,经幡显得更加鲜艳夺目、佛塔显得更加圣洁。

垭口的停车场,基本所有路过的游客都会在此停留拍照。垭口也有做生意的当地藏民。
一个老乡抱着一只幼小的藏羚羊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形与黄羊相似,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
有幸陪父母来到这样的高度,触摸最近的天空,呼吸最清凉的空气,平视变幻的云彩。
我们在垭口停留了约50分钟,开始下山。
车过大冬树山垭口,就算来到了祁连山腹地。其实从宁夏进入河西走廊以来,这5,6天我们绕着祁连山行进,从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当金山,柴达木盆地直至青海湖,我们基本环行了祁连山一周,今天才正式进入她的核心区域。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
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岗则吾结)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广义的 祁连山 是 甘肃省 西部和 青海省
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 祁连山 系指最北的一支。《汉书·霍去病传》:“ 去病 至 祁连山 。” 颜师古 注:“
祁连山 即 天山 也, 匈奴 呼‘天’为祁连。” 清 赵翼 《张甥圣时俸满告归》诗:“ 疏勒 泉清禾满野, 祁连山
迥雪弥天。



下到低海拔处,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祁连冰沟林海是祁连风光的重要景点,也是自然原始风景区的精华之所在。景区内原始森林密布,一年四季林荫蔽日,清泉飞流,环境清幽,是避暑度假、山水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地。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位于冰沟村东南方向2公里处,与县城有6公里的车程。其雪山、森林、灌木、草原,再加上穿梭在山间的盘山公路,有一种瑞士的感觉。
而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阿咪东索的景区,阿咪东索就是牛心山藏语的直译。牛心山依旧隐藏在云雾中。
这里就是一条由雪山雪水融化下来而成的一条溪流,穿透在乱石横铺的河道上,四周是笔直高耸的松木林,人迹罕见,倒是一个理想的野餐场所。
阿咪东索为藏语,意为千兵哨卡,汉俗称牛心山,蒙古语称之为“乃曼额尔德尼”,意为八宝山,根据藏族地相学的介绍,阿咪东索四周的地形呈吉祥八宝之相,祁连地区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更是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
阿咪东索海拔4667米,与县城八宝镇的相对高差达到近2000米,每到盛夏阿咪东索山体底部麦浪翻滚,油菜花香,一派高原河谷的农家景象,春意盎然;向上绿草如茵是优良的牧场,自古就有“祁连山下好牧场”之美称,夏意融融;中部或稍向上的广阔区域灌木丛生,俨然一派林海风光,秋意瑟瑟;举目向上从稀疏植被逐渐过渡到石山,而峰顶的积雪是终年不化的,冬意怆然。一山尽览四季美景是阿咪东索景色最好的写照

时间已经将近下午14点,我们在冰沟附近的花园农家宾馆用餐,海拔已不足3000米。
自西而来的黑河与八宝河迎面汇流,突然折向北方,切断祁连山,朝着张掖方向流去,形成了险峻的黑河大峡谷。黑河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景区,色彩极其丰富,而且藏在深山内,游人甚少,备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祁连县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这些都形成了祁连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风格。自然风光景点主要有:牛心山、卓儿山、黑河大峡谷和油葫芦自然风景区,加之祁连自古就是羌、匈奴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也是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为历代兵家所重视,这里还留下许多古城遗址至今仍保存完好,较著名的有:三角城、峨堡城等。此外,祁连山下辽阔的草原和多样的民族风情又构成了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两山(牛心山和卓儿山)、两峡(黑河峡和拉洞峡)、一场(亚洲最大的半野生状态下的养鹿场-县养鹿场)、一滩(峨堡滩)、一区(油葫芦自然保护区)、一崖(佛爷崖)。
我们没有在县城停留,直接驱车前往祁连卓尔山风景区。
跨过八宝河大桥
。八宝河,居延海支流黑河的支流,源于青海省冷龙岭景阳岭。北西流接纳天蓬河、青羊沟、拉洞河等.支流后,过祁连县城汇入黑河。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