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20-09-02 19:14:40)
标签:

上海京剧院

李玉茹

陈朝红

1993年,因体制改革,47岁的我提早退休。

李老师为我惋惜,她多次来信说:“艺术总是艺术,非金钱所能代之的。你从 小吃了那么多苦,为艺术苦熬了几十年,扔掉太可惜了,就当个爱好者吧,有时间 回顾一下,将来作点指导也好啊,不然多么对不起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 “你是 个有文化的人,可以从头开始!”老师的身教和言教化解了我内心所有的不平衡, 并且我一直是按照老师的嘱托,默默地为京剧这块土地耕耘着。

我离开舞台后,从事的都是和京剧相关的工作,在电台主持过《梨园风景线》 栏目,在电视台做过京剧栏目的编辑,我无数次的在票社、学校 、机关做各种京 剧普及讲座,给戏剧学院的编剧班上过课,也给复旦的各国留学生讲课。光是在逸 夫舞台举办的大型的《京昆文化讲坛》上,我就被邀请,做过四个专题讲座——《京 剧旦角发展与四大名旦》(2007年4月21日)、《京剧卡拉OK》(2008年1月27 日)、《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舞台美术.》(2008年5月31日)、《美人如玉李玉茹》 (李玉茹去世后的2010年10月23日)...... 每每听到我在努力为京剧做事的时候, 李老师都非常高兴,她饶有兴趣地问我:“你是怎么给人做报告的呀?我年轻时, 人家请我介绍京剧,我总是给人家唱几段,不知道说什么呢!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李瑞环领导了京剧音配像的剧目抢救工程, 因李 师推荐,我也去北京参加了这项工作,我配演了《柜中缘》、《铁弓缘》、 《描容上路》《斩经堂》、《拾玉镯》、《二堂舍子》、《别窑》、《南天门》等 剧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表彰。他们给我颁发了有李瑞环亲自签字的奖状,我还代 表上海领了奖。

同时也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绝版赏析》栏目音配像工程。

2010年起我建立了自己的京剧博客,继续默默地做着京剧的普及工作,与京剧 爱好者们分享学习京剧的收获和体会。说起我建这个京剧博客也还要说李玉茹,她 在华东医院住院期间,曾跟我聊起过博客,2008年她走了,两年之后我终于实现了 她的遗愿。

问:您觉得自己演出的比较经典的剧目有哪些?
我演戏从人物出发,技巧过硬,台风严肃,曾经是上海京剧院的同辈人中出类 拔萃的、技能最全面的京剧演员。行当方面包括青衣、花旦、刀马旦;流派方面包 括了程派、梅派、荀派、黄派、张派和现代戏。

京剧界非常讲究同台演员要旗鼓相当,我跟好多优秀的京剧艺术家合作过,跟 周信芳的儿子周少麟合作了《四进士》、《海瑞上疏》;跟“世”字辈老先生迟世恭 合作了《大探二》、《断密涧》;跟尚长荣合作了《曹操与杨修》、《法门寺》; 跟孙正阳、黄正勤合作了《柜中缘》、《拾玉镯》、《铁弓缘》;跟朱文虎、施正 泉合作了《逼上梁山》、《黑水英魂》;跟言派传人张少楼、言兴朋合作了《打金 枝》;跟著名老旦王梦云合作了《大登殿》、《红灯记》、《红娘》;跟童祥苓合 作了《武家坡》;跟《杜鹃山》中扮演雷刚的著名演员马永安合演了《霸王别姬》; 跟梅葆玖和梅葆玥合作了《大登殿》;跟陈少云、小王桂卿合作了《四进士》、跟 北京的麒派名家肖润增合作了《清风亭》;跟王立军合作了《长坂坡》、跟杨春霞 和蔡正仁合作了《桃花扇》;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92年与马永安演《霸王别姬》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88年与童祥苓演《武家坡》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79与周少麟演《四进士》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95年与梅葆玖演《大登殿》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88年与王梦云俞乃铨演《红灯记》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85年 与张少楼演《打金枝》   

以上这些,与重量级京剧艺术家的合作以及历次参演的重大的纪念演出,一 方面帮助了我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京剧领导部门和京剧界内外行人士对 我的认可。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在舞台上演过的大小剧目,竟然有七十多出,这个数 量,在我的同龄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积累无疑是我一笔可贵的艺术和精神财 富。 但经典不是自封的,我不敢说哪些戏是我自己的经典剧目。好些戏之所以成 为经典,都是经过了好几代艺人的反复磨练才传下来的经典,我只是一个优秀的传 承者而已。  

历次重大的纪念活动也经常有我的加入。 比如:1985年上海京剧院建院三十 周年演《三击掌》;1986年1月4日参加中央电视台《古今戏曲大汇唱》演唱《红娘》 和《苏三起解》;1986年4月参加第三届《国际风筝节》演《百花赠剑》; 1979年 的《麒派剧目展演》演出《四进士》;1979年庆祝国庆三十周年演出《海瑞上 疏》;1981年《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宇宙锋》;1987年赴西欧演出《拾玉镯》;1989年10月北京《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曹操与杨修》;1990年12月《曹 操与杨修》赴天津参加《京剧新剧目展演》。1991年赴前苏联演出《曹操与杨修》;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05年院庆 陈朝红与陈少云演《四进士》

退休后,1995年参加《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演《大登殿》; 2003 年澳门演《桃花扇》;2004年12月上海京剧艺术节《桃花扇》; 2005年上海京剧 院建院五十周年演《四进士》;2011年和2012年,参加了两届中央电视台,九九重 阳节京剧老艺术家演唱会《霜叶红于二月天》,分别演唱黄派戏《春秋配》和《祭 江》;2012年《纪念俞振飞诞辰110周年》演《金玉奴》; 2015年上海京剧院建院 六十周年演唱《镜狮子》和《春秋配》选段;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11年 九九重阳节陈朝红演唱黄派《春秋配》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12年 九九重阳节陈朝红演唱黄派《祭江》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15年上海京剧院院庆陈朝红唱程派《镜狮子》

问:您在上世纪末曾经创排过一个戏,是《曹操与杨修》吧?

是的,说来也巧,1986年,尚长荣到潍坊演 出,恰好看到了在潍坊上演到京 剧现代戏《回春曲》。当时潍坊的市委书记齐乃贵向他介绍了我,他看着我说: “啊?我以为写戏的应该是个老先生呢,原来是你写的!”他说:“你能跨越省市来跟潍坊合作,将来我也想到上海来跟你们合作。” 1988年,他真的带着《曹操与杨 修》的本子到上海来了,又正好是在我这个团排练,我给他配演曹操夫人——倩 娘,倩娘的唱腔按照程派风格来设计,我当时是我们三团的主演,也是唯一 能唱 程派的演员。

《曹操与杨修》的第四场戏,是曹操逼夫人自杀的戏,记得我们在天津演出的 时候,观众被感动了,全场掌声雷动,都说第四场戏是整出《曹操与杨修》中的高 潮,我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我的表演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在北京开会听取意 见时,好几位专家在发言中都对我的表演加以了肯定,所以说,这个戏我演的还是 很成功的。1990年由桑弧导演拍成了京剧电视《曹操与杨修》,1991年带着《曹操 与杨修》到前苏联去访问演出,这个戏可能 是我在京剧舞台上的最后一次创作了。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曹操与杨修》剧照 陈朝红饰演倩娘 尚长荣饰演曹操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1990年《曹操与杨修》拍京剧电视片 桑弧导演给陈朝红说戏
【回忆】献给上海京剧院学馆建馆六十周年(四)

2003年陈朝红和杨春霞《桃花扇》剧照

没想到的是2003年,我退休十年以后,上海昆剧团创排京昆合演的《桃花扇 》,主演是杨春霞和蔡正仁,他们想物色一位演员,演李香君的母亲——贞娘。这 个角色很特殊,身份是妓院的老鸨,但并不是老旦应工,因为最后她还要为女儿代 嫁的,和李香君的年龄差异不能太大;又不能用青衣演员,因为妓院老鸨是要与各 个阶层的达官贵人或流氓地痞周旋,表演方面带些花哨又带些泼辣,青衣演员一般 放不开;找个花旦演员吧,还不能缺乏年龄感,又怕演花旦的演员难以完成唱念的要求。大家对第一稿演贞娘的人选都觉得不够 满意,第二稿排练时,时任文化局长的马博敏 提名让我来演这个人物。大家看到我的第一句 话就是:“你的状态不错啊!我果然不负众望,呈现在《桃花扇》舞台 上的贞娘,获得了一片赞扬之声。都说:“这个 贞娘才是真正的贞娘!” 导演杨小青对我是一 夸再夸,她非常欣赏我的创作能力,甚至想请 我当她的助手,帮她一起排戏。

2008年10月份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我参加 了电影《桃花扇》的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