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说说京剧中的装饰音

(2014-04-18 13:14:57)
标签:

唱段

梅派

装饰音

春秋配

教唱

    为什么很多没有受过专业指导的朋友唱京剧总有些不够味儿,我认为有很大的因素在于对京剧装饰音的理解和练习不够,就拿这段西皮散板来说,看来没什么腔,但要能唱的既平整又有味儿就必须对装饰音的装饰给予必要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装饰音”呢,就是京剧中有很多字为了正音、过渡或者挂味儿而增加的附属音符,这在中国各类戏曲中都是常见的,或许是因为我们戏曲的拉弦乐器在演奏时可以较随意地使用滑音的关系吧!我们既命名它们为“装饰音”,那它们就必然只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而不能作为主要的音符处理。也可以说“装饰音”要唱得虚不能实,唱得柔而不能唱得硬。
 
    比如:“息怒”两个字,简谱上写的是 7.6  和 5 6,但实际演唱时如果只唱这两个音,就没有京剧味儿了,在“息”字上我们用高音的2作装饰,在“怒”字前有6作装饰;又比如这句唱最后的“讲”字是6,实际唱的时候牵涉到京剧的习惯落音,就会有6563这样一组颤音,“讲”字出口处由65两个音作装饰,在主音6结束的时候,3就像一个小小的钩子一样作为收尾音,这样一唱京剧的意思就出来了。但初学京剧的孩子往往对这些京剧特有的装饰音很难掌握,不是忘了加装饰音,就是把装饰音唱得过于生硬和实在,因此我们就要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一遍遍地练习,直到习惯成自然。
 
    劲头也是京剧中一个很常用的演唱技巧,特别是唱腔结尾处,如果不使用劲头,整个唱腔就失去了光泽,失去了精神,在唱大腔的时候,劲头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欣赏热情,观众会因为演员用劲的恰到好处而报以热烈的掌声。比如“不敢承当”的“当”字的最后收音,在5音上是需要三次装饰音的,这三个装饰音就像三个远去的波浪,要一浪比一浪小一点,才显自然而柔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