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Pop專訪 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2013-11-05 14:39:28)
标签:

林峯

詭嬰

娱乐

分类: 峯‧電影
31-10-3013

都市日報Pop
梁普智 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新片《詭嬰》宣傳,當然著重林峰、千語BB、徐子珊等明星演員陣容,但細看劇組名單,發現導演竟然是香港新浪潮導演之一的梁普智。他的作品《跳灰》、《夜驚魂》、《英倫琵琶》、《等待黎明》,至今仍是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佳作。離開香港20年,如今重返影壇,以恐怖片打開內地市場,73歲的梁導,仍然敢於創新。

開創內地恐怖片市場

合拍片既成主流,要進入內地電影市場便要先符合「國情」,所以一切鬼片恐怖片,幾乎都不能通過內地電檢。但聰明人自有辦法,編劇和天馬電影老闆黃百鳴在劇本送審前,已將《詭嬰》定位為心理恐怖電影,此類電影的特色,就是主攻觀眾心理,全片可以沒有一隻「鬼」,一切的鬼都只是源於人的心魔。梁普智看過劇本後,甚為喜歡此故事︰「劇中的所謂壞人就是一個叫Jimmy的公仔,但其實它只是一面鏡,是人的心理投射,你看到它的壞,其實壞的人是你。」亦正亦邪,一向都是令邪角更立體的方法。梁導拍恐怖片拍到英國美國去,極為了解如何嚇觀眾︰「觀眾不怕鬼,他們最怕『黑位』,會邊望邊想:是不是有鬼呢?」未知的不安,就是所謂心魔。

梁導愛看恐怖片,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寇比力克的《閃靈》這些經典固然喜歡,但數最難忘的,是6歲時看的黑白恐怖片︰「片名忘了,只記得看後的幾個星期,不斷發惡夢。」不應該是被嚇怕了嗎?還選擇拍恐怖片?「因為好想整蠱觀眾,哈哈哈!」百厭心態,原來無分年紀。

港產片創意猶在

作為新浪潮導演,梁導拍過的電影手法創新、種類多變,警匪片、文藝片、動作片,當然還有恐怖片。1993年他與女兒拍關於香港回歸祖國的紀錄片《崢嶸歲月》,歷時4年,及後獲外國製片邀請拍電視劇和電影,由於梁導有感當時香港電影業正由高峰下滑,於是決定到英美拍西片︰「1998年跟Jude Law合作過電影《吸血情聖》,之後主力拍電視電影。由於外國人知道我從香港過來,應該擅於拍恐怖片和動作片,所以可以拍的片種相當有限,昔日在港的嘗試反而更新鮮更有趣。」

說到在英美當導演,體驗跟香港很不同,梁導說︰「首先是劇本,英美願意花多些時間做前期工夫,會花1至2年創作劇本,做大量資料搜集。」劇本夠劇力,拍出來自然戲味更強。梁導繼續說︰「演員跟香港的也很大分別,好像《吸血情聖》的Jude Law,跟他開完會後,他跟劇組說需要兩星期時間做資料搜集和練戲。兩星期後開拍,他真的演得恰到好處,很專業。香港演員太多東西需要兼顧,難以投放時間準備。」

即使如此,梁導也並非妄自菲薄,他認為香港電影業雖然稍欠制度,但拍起電影來,力量卻比英美還大︰「西方社會很準時放工,不喜歡超時工作。但香港人在製作過程中十分投入,對於OT,大家都覺得沒所謂。」所以他說不少港產片比西片更有創意,尤其是近年港產片有很多新嘗試,感覺像是另一個新浪潮。跟梁導同是新浪潮導演的許鞍華,她的《桃姐》梁導亦覺得好看︰「許鞍華仍有很多嘗試,加上近年的《激戰》、《狂舞派》也是很新的風格,港產片很有希望。」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都市Pop專訪 <wbr>梁普智再續新浪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