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初识《正面管教》是在两年前,那时是在当当网上众多家庭教育书籍中看到这本书,从介绍中了解到这本书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的是,这不仅是一本理念型的书籍而且是一本工具书,强烈的求知欲让我迫不及待的拍下了这本书。拿到书后品读起来,但是却没有读懂,之后又试着细读,每一章节都读得很慢,突然有一天发现我的思路清晰了许多,也开始懂得温和而坚定的奥妙。那时我认为《正面管教》只是一本书而已。
再识《正面管教》是去年年初,在网上查找家庭教育类资料,无意中看到正面管教之家的网站没想到《正面管教》不仅是一本书还有一个“组织”。同时也了解到很多《正面管教》在国内的活动,由于对正面管教的倾佩一股非常强烈的欲望,我一定加入正面管教的队伍,虽然没有在那一年如愿,但却耿耿于怀。
加入《正面管教》是在今天,机缘巧合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赵荔老师发一条链接,‘正面管教’的关键词吸引了我的注意,打开链接既惊又喜,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哈尔滨开班了,这是真的吗?随即联系了赵荔老师,带着美好愿望来到了今天的课堂。
对于我来说周日是紧张而忙碌的,排除万难来参加学习确实有些沉重,结果一天下来很轻松又收获满满。在这里不仅结识了真诚的伙伴们,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了解认识自己的性格,分析了性格的优劣势并总结出改进措施,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一个家庭中妈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妈妈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明确在家中起到的作用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改善提高自己。在欢声笑语中认识表情图谱,也感受到不同话语带来的不同感受。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这让我把关注点转移到感受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行为不够好而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好的感受,这又还原到了家庭教育的宗旨“孩子身上的果,是父母身上的因。”孩子行为上出问题一定是父母造成的。改变孩子的行为就要让孩子有好的感受。这就需要父母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心态平和,体现温和而坚定。与其说养孩子是在渡劫,不如说养孩子是升仙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