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发鸠山

(2010-04-24 09:49:49)
标签:

文学.游记

分类: 晓星散文

                 http://s16/bmiddle/6756876cg850af0b2c48f&690

               读发鸠山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发鸠山坐落在千年古县___长子县西25公里处,海拔1600多米。盖因《精卫填海》这则优美动人的神活故事而闻名遐尔。“精卫填海”始出《山海经》,千百年来,通过各种典籍和历代名人的生花妙笔,广传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发鸠山有景有诗文,更使它加重了份量、提高了文化品位,引发人们向往它、造访它、瞻仰它。  
     是日,晴空万里,空气清新、花草树木被雨洗过一番,显得格外精神.发鸠山便披着薄纱、幽幽楚楚地悄立西天,宛若一位端庄的大家闺秀,文文静静地等待着游人光临。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走过“跑马岭”、绕过“闫王鼻子”,到了“避风台”,登山翅首四望,峰峦起伏,千姿百态,很是壮观。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发鸠山,看浅了是一座平常的山,看深了则是一部真实、悠久、沉重又火灿烂辉煌的史书。【山海径.北山经】里记载著:“又北二百里,曰发鸠山,其山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呜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精卫填海》的故事,激励着人们的心灵,历代的大诗人大文豪都写诗文赞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诗]。“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诗]“长将一寸心,衔木到终古”[清顾炎武诗],这些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精卫文化。只要靠近它,就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震摵心灵. 
     走出历史,站在山上,如同站在古长城上,想得久远、想得深刻、想得丰富.  
     发鸠山把历史溶于自然,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映著尧时日、秦时月、汉时云,浸透了世世代代造化的情思与眼泪。  
     发鸠山宁静淡泊,大大方方地敞 开胸怀让人去解读它。读这部大书,如看太极图,深奥的很,它不把你的眼和脑塞得满满的,它给人留有一些空白,让你去想象、去体味。我慢慢掀开书页,细细观看每行每页,这里的每个景点背后都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触发你的美妙联想。炎帝在这里教民稼禾,彭祖在这里采药炼丹治病。“医祖庙”,“观音阁”,“青云洞”,“九窑三八洞”这些展示著一种残凉美!倔强地固守著一种历史的尊严。  
     发鸠山虽没有泰山雄,庐山奇,华山险,峨嵋秀,但它不娇饰做作,无柔骨媚态,不奇峰峻秀,无道骨香风,不肆意夸张,无香火氤氲。它实在,展示着一种朴素美。它精气内敛,独守一份深情,把爱旡私地奉献,把乳汁汇成源泉,流成漳河水,故有"漳源泻碧'之景观. 
     我爱发鸠山的神韵和风姿,更爱它的自然美、朴素美、残凉美和朴素美。身临其境,彻悟人生。  
    我深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温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