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25——245)
杜甫草堂很出名,很早就知道,就是没有机会亲临参拜。这次到成都自然不会放弃到此处打卡的机会。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 759 年冬,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 来到成都,次年春天在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 240 余首。杜甫离开后,草堂闲置,后经多次转手,唐末诗人韦庄寻得旧址,于公元 903 年重新营建草堂,使其得以保存。
宋代崇杜之风盛行,蜀地官府两次对杜甫草堂进行较大规模的修葺。元代草堂被扩建成书院。明代蜀王朱椿等对草堂进行重修,明末毁于战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朝均对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