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扇》

《五明扇》
(25——241)
这是第三次走进扇子博物馆了。第一次是杭州的扇子博物馆、第二次是上海扇子博物馆,第三次就是成都扇子博物馆了。在成都的宽窄巷子有一家集展出、制作、销售一体的扇子馆。
扇子在中国古代一只是身份的象征,到了清朝,更是文人身份的专用品。时至今日,扇子已经基本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的市场了。记得五十年代过夏天,家家都有几把“蒲扇”。
扇子是引风用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史传最初称为 “五明扇”,据传是虞舜所制,用于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殷周时期出现 “翟扇”,用野鸡尾羽做成,即 “羽扇”。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长方形的苇编物,最初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逐渐多样,面料也日益丰富。
下面发一组宽窄巷子扇子馆的照片,以飨读者。




2025年8月27日
发自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