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目面具

(2025-08-10 06:38:58)

纵目面具
25——223

青铜纵目面具于 1986 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当时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等珍贵文物,但均未发现与之相关的模具遗迹。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特点,模具难以保存至今,也未被考古学界发现。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高 66 厘米,宽 138 厘米,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形体极为庞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眼睛突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的柱状向前纵凸伸出,长达 16 厘米,直径 13.5 厘米,眼柱中部还有一个条形带箍,这种夸张的造型在人类正常生理结构中是不存在的,仿佛赋予了面具 千里眼 的能力,使其具有一种神秘的凝视远方的感觉。

耳朵巨大:两耳尖长,上端尖斜伸出长达 70 厘米,向两边充分伸展并向上耸起,耳廓中装饰着勾云纹,形如蒲扇,有 顺风耳 之誉,寓意着能够广泛听取各方信息。

鼻子高挺:鼻高而宽,鼻沟呈勾云纹状内卷,鼻孔呈上圆下方的马蹄形,类似鹰钩鼻,显得威严而神秘。

嘴巴宽阔: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下颌方正并有一匝粗短的络腮胡须,作神秘微笑状,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额头穿孔: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据推测,原有的额饰可能会使整个面具的形象更加精绝雄奇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出土,为研究神秘的古蜀文化打开了关键窗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从宗教信仰、艺术审美到文明交流等领域均提供了突破性的实物证据:

纵目面具夸张的 纵目”“巨耳 造型,并非对现实人类的写实,而是古蜀人对 超自然力量 的想象与崇拜。突出的眼球可能寓意 千里眼,象征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与神灵沟通的 视觉通神 能力;巨大的耳朵可能寓意 顺风耳,象征聆听神谕、感知自然的 听觉通神 能力。
  
纵目面具代表了古蜀青铜艺术的夸张象征风格:以极致的变形(而非写实)表达精神内涵,形成与中原青铜礼器(如鼎、爵,注重纹饰规范性)截然不同的审美体系。这种风格表明古蜀人拥有独立的艺术创作逻辑 —— 不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而是通过主观夸张传递宗教情感与文化认同。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文物,更是古蜀文明的 精神图腾技术结晶。它的出土不仅揭示了古蜀人独特的宗教信仰、艺术审美和工艺水平,更证明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提供了关键实证。

纵目面具

纵目面具

纵目面具

 


202589

发自东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铜人头像
后一篇:青铜神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