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故乡

(2025-06-05 07:24:30)

第二故乡

25——158

东营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是青岛生、青岛长的青岛人,但16岁就离开青岛来到东营了。今年我七十岁了,也就是说在东营生活了51年了,其中有三年在济南上大学。说东营是我第二故乡一点也不夸张,一点也不矫情。

1972年,东营还没有成立市,当时叫“923厂”,后来改叫“胜利油田”。好像是1983年才成立“东营市”,所以对东营市的发展还是比较清楚、比较有发言权的。

1972年的东营是茫茫荒草地,当时有这样一句歌谣形容东营户外:“车比人多,茅房比饭店多,电线杆子比树多”,也就是“三多三少”。

特别是垦利区,当年叫“孤岛会展指挥部”,那里的环境更恶劣。一阵风出来,对面三米不见人,那黄土比沙尘暴还厉害。因为它不是沙土,而是细如面粉的黄土,被风一刮,灌的五官是土。

这还不算完,蚊子还特别多、特别大,有一句话特别能形容出当时的状况:三个蚊子一盘菜。蚊帐是每个家庭的标配。

今天的东营市是今非昔比,地覆天翻,很多指标不是全省第一,就是前三。最最主要变化是绿化,全市绿化面积达44%,在济南、青岛之上,名列全省第二。现在风再大,也没有发生黄土漫天的现象了。

另外,户均私家车全省第一、人均拥有公路面积全省第一、人均收入全省第三、消费水平全省第一、文化程度全省第一,东营市的路牌还和其他城市不一样:东西向是蓝牌,南北向是绿牌,等等等等。

唯一缺憾的是全国六个没有山的城市东营名列其中;另外还是一个没有通“高铁”的三线城市。

在东营生活50多年了,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了,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202564

草于别古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艺术学院
后一篇:《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