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三星堆

标签:
杂谈 |
再谈三星堆
(24——230)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古蜀国各种工具和器物,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这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古蜀国的器物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太阳轮、大立人和神树。
下面根据各种资料,整理、归纳、简述这三大铜器。
1、太阳轮:青铜太阳轮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青铜太阳轮,出土于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状若车轮,现存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界认为这是古人塑造的太阳。
由于其形状与现代汽车方向盘极为相似,因此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展览。
三星堆太阳轮的具体用途和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太阳。古代人对太阳有着深深的崇拜,尤其是在农耕文明中,太阳对于农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三星堆太阳轮被认为是古代人用于祭祀太阳的器具。
2、青铜大立人像: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一尊细而高的青铜铸成的人像,其相貌和青铜面具的特征相同,穿着一件燕尾服式的袍子,光着脚丫,站在一个高高的底座上。铜像身高170公分左右、通高260.8厘米、重约180公斤,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
这尊大立人雕像,双目突出,两耳招风,鼻子高挺,嘴唇细长,双手一高一低,环抱在胸前,手部呈虚握状。自出土以来,其身份和手中的“物品”一直是未解之谜,对它的推论和研究也成为焦点。











2024年8月19日
草于别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