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伟双子
标签:
杂谈 |
至伟双子
(24——28)
本文有两个阅读点:一是何谓“子”;二是两位至伟思想巨人的雕塑。
欣赏完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后,信步又来到了青铜器展厅。每次来国博必看项目,只是这次从四楼搬至到一楼,而且在该展厅大门处屹立着两尊高大的雕像——孔子和老子。
先说“子”。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才可以称为子,而且有文化、有权势的人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另一种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和老子等属前者。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吴为山先生的作品《问道》讲述的是“孔子适周,曾问道于老子”的故事。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若擎天立柱,矗于精神空间,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老子、孔子两位文化先圣的形象。
由于这两尊雕塑不成比例的瘦长,像两根门柱屹立在此,这正是吴为山大师追求的矗立于天地之间的效果。很多观众无视而过。
其实,吴为山还有一杰作,就是孔子的巨大雕塑。2011年1月11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
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雕像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
雕像总高为9.5米,身高7.9 m米基座1.6米,17吨青铜。这尊雕塑在这一地理位置上的出现,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一百天之后,雕像被从国博北广场迁出,现被安放在国博西北角的一个室外角落。每次到国博,我都会透过落地窗子看看这位先哲的形象。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此字读“道”。

这就是当年屹立在广场上的孔子雕塑。
2024年1月27日
草于东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