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张家界

标签:
杂谈 |
又见张家界
(23——100)
这是第二次到张家界旅游了。第一次是2005年,那是十八年前的事儿了。
这次重游,感觉、感概、感受完全不同了。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水还是那潭水,但游山的人却老了。
今天的张家界与十八年前的张家界大相径庭:游山的舒服度、体验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可是商业化程度也大大的高度化,游客的密度也高度化了。用人山人海、人挤人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有的路段甚至出现堵塞。
张家界的“界”字,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领属界限,一是指高山。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他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
这次到张家界遗憾最大的是没有看见张家界最美丽的景点——天子山。原因是导游为了避开高峰,没有按常规从底下一站一站地走,而是直接直奔天子山,结果雾气太浓,什么也没有看到,如果晚上1~2小时就能看到了。因为我们下来不久,天气大亮,太阳高照,后悔不已。

雾中看太子山景点。





这是一个小时后走到另外一景点拍照的景致。



2023年4月26日
草于凤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