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柳——黄河尾闾的宝贝
(21——301)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文化气息浓郁。
多次到黄河湿地游览,对这里的柳树视而不见,因为太多了,真是熟视无睹。
黄河故道木栈道全长799米,宽2.6米。位于黄河故道分支中,两边就是一簇簇、一排排的杞柳,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柳林,没有一点人工种植的痕迹。
杞柳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旱柳、垂柳和绵柳。旱柳过于生硬,垂柳过于妖冶,绵柳则是丛生的,杞柳兼有三者的优点,刚柔相济,伟岸婆娑。
柳树的种子是从黄河上游冲刷下来,在这里落地生根、自然生长,它们都是没有主枝干的,是靠柳条交叉生长而成,因此生长的过程会不断向四周扩散,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的蘑菇,当地百姓又将它称为蘑菇柳。这种柳树仅适于在沼泽湿地中生长,并且它们使用毛根进行呼吸,根系十分庞大。
我在三面荷花一面柳的济南再过三年,见过各种各样的“柳树”。而我眼前这些被人们所指的“柳树”既没有“软于丝”的枝条,也没有被春风剪出的“细叶”,既不像垂柳那般的柔媚婀娜轻盈,更无旱柳常有的高大伟岸刚毅。
杞柳不是人工种植的,也不是黄河下游固有的,它是祖籍是两三千里之外大西北的黄土高原,由黄河带下来的。当然了,黄河带下来的不是整棵树,而是它们的种子。
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从黄土高原到入海口,滚滚黄河水,穿峡谷,趟平原,扫荡九曲十八弯,经受了千里磨难,在被卷入大海前的瞬间,毅然决然地在这滩头的沙地上存留住,生根发芽,长成柳林,这种柳林就叫杞柳。
黄河古道上的木栈桥,据说全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红松木,20年不腐烂。
这就是典型的杞柳,没有很粗的,但它是湿地的宝贝之一。



杞柳与一般柳树的区别就是枝头向上,没有垂柳那般的柔媚婀娜轻盈,更无旱柳常有的高大伟岸刚毅。


很多杞柳的树头会枯死。这是因为树根往深处扎,就到了盐碱区了,所以树头就死亡了,这也是黄河湿地的一个景观。



2021年11月3日
草于东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