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据说,公元366年,乐尊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
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形象。从十六国到元朝,莫高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10个朝代。
莫高窟一词有两意:一意"沙漠的高处";二意:佛家认为,修建佛洞功德无量,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莫高窟的壁画主要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集中在最早开凿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和二八六窟。
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的佛影、飘舞的飞天……神秘庄严的气氛,令人屏声敛息。
现在去参谒莫高窟,只能进入指定的两个窟。还不让拍照。
这是仕女飞天雕塑。
从不同角度拍照莫高窟标志性建筑。这是民国重修的九层建筑。
这也是莫高窟最高达的建筑。
凡是来莫高窟的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念的。
很难拍到净场的镜头。
这就是735个窟的排列顺序。不过所有洞窟都在五十年代修缮保护起来。
莫高窟又面临一场灾难,周围的保护林被伐了,种上没有保护作用的葡萄。
周边绿化很好。不过最近媒体报道伐树一万多亩树木,该种葡萄。
这是一株很高大的胡杨树。
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很好看,也很茂盛。
草于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