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金沙江

(20——229)
金沙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而得名。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七十年代前,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
2008年确定以青海的且曲为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的无名山处,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其间有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
金沙江落差3300米,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由于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金沙江是长江干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来源。
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将其称为黑水,随后的《山海经》中称之为绳水,东汉时期称为淹水,三国时期,称为泸水。
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沙金而改称金沙江。诗曰:“江人竞说淘工苦,万粒黄沙一粒金。”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从而确认了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源而纠正了
延续两千年的谬误。
金沙江的旺水期都集中在汛期6~10月,枯水期从11月至次年5月,最枯的2~4月仅占年径流总量的7%左右。枯季径流变化平缓,较为稳定,水色碧绿。
金沙江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谷深坡陡、断裂发育、岩层破碎、地面松散固体物质多,崩塌、滑坡、泻溜极为常见。
金沙江流域上段部分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黄河、湄公河(即澜沧江)均发源于玉树。
金沙江中段、下段多流经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交界-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左岸(北岸)流域多在四川省境内;南岸(右岸)流域多在西藏自治区的东部昌都市,及云南省境内。
2020年8月21日
草于东营
这是在前往香格里拉的途中一处休息时拍照的路边景致。
由于此处的气温湿度大,森林植被特别茂盛,森林覆盖率特别高。
由于空气中的湿度特别大,这里的树木普遍都挂着一片片菌类植物,远远地看去,像是胡须,故当地人叫胡子树。
当地的气温低,已是6月20日,槐树才开花。山东5月4日就开谢了。
金沙湾大桥。对面就是四川地界儿了。
这就是旺水期的金沙江景致:其黄色可与黄河媲美。
其实,由于是雨季,一路上所见的江河都是这个样子。
沿着金沙江一路向东南去。
路上的风景很美。
不过山石不断下落,挺危险的。
这是落石的景致,把道路右边的护墙打碎。
落石随时下落,谁碰上谁倒霉。
这块落石是一路上所见不算大的。遇见最大的有这块十几倍之大。
路上的一处藏民的祭拜塔。蓝天、白云、青山,还是很好看的。
木制桥面的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