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内夫灯塔

托卡内夫灯塔
说实话,在拍照托卡内夫灯塔之前、之后和写本文时,真的不知道托卡内夫灯塔还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有一部唯美青春电影叫《七月与安生》,在2016年的春天,出乎意料在大银幕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了一席之地。影片末尾那段凄美悠长、引人遐想的孤独灯塔之路,更是有种恍若世界尽头的错觉。
电影结尾的长镜头,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大陆尽头。那是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的托卡内夫灯塔,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这个地方两百多年前曾经还是我大清王朝的疆土。
如果不是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叫好叫座,如果不是结尾那段染红了天边的橙红色朝阳,如果没有那条被冰雪覆盖了的凄美漫长的孤独之路,这座灯塔恐怕不会如现在这般吸引如此众多来自中国游客的青睐和光顾。
中国人好热闹、凑热闹、看热闹是出了名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现在这一景点似乎被中国人包圆了。俄罗斯人都蒙圈了,他们搞不懂这个灯塔有什么好看的?
其实,我也蒙圈了。不就是个海上灯塔吗?青岛有灯塔,家就住在海边,从小看着灯塔长大的。加之这些年海外旅行,看的灯塔多了去了,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同胞们大老远的花钱跑到这里看灯塔?
2019年9月3日
草于北京
这就是托卡内夫灯塔退潮时的全貌。这条自然形成的碎卵石路,涨潮时就被海水淹没了。
退潮时可登上灯塔。

早曦中的灯塔。以上三张是从网上下载的,谢谢原作者。

我去的时候,正逢涨潮,已经无法走到灯塔跟前。不过这里海胆很多,可随便捡拾。

这里是由海参崴港口发出的所有船只出海的必经之路,托卡内夫灯塔也是他们航行路上的第一座指路明灯。

隐隐约约还能看到通往灯塔的那条碎卵石路。等满朝后只能看到灯塔了。白色的灯塔就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迎来送往船只。

这艘仿古帆船停泊在码头,因离我太远,只能用长焦拍照成这样。

这就是灯塔服务区内的各种船只,包括军舰。

我已身着秋装了,这位俄罗斯男人还在早晨冰凉的海水里游泳。

俄罗斯人很会生活。这位优雅的女士身着比基尼,坐在折叠椅上,尽情地享受阳光、海风、海水,这是羡慕啊。

美女、沙滩、鸽子、海风,多么休闲、浪漫、有品质的生活啊。

沐浴阳光是最经济、最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补钙方式,俄罗斯人深谙此道。与青岛女人在海里游泳全副武装,全身捂盖形成强烈反差。

小孩更是全裸接受阳光,一家人在海边的情景在海参崴是比比皆是。

就这么潇洒,熟睡在海边,不担心歹徒,不担心小偷。


在这寂静的海滩上,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有妩媚的阳光,只有自由翱翔的鸟儿,和眼前开阔的世界。

海风像情郎的手,轻轻抚摸着美女的柔软光滑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