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赏马认识马
标签:
杂谈 |
读马赏马认识马
如果你耐着性子读完此文,对马的认识和知识将在你的朋友圈里,你说二没有人敢说一的。
马,最早出现于5500万年前,是一种草食性动物。距今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在欧亚草原区被驯化。最早驯化马的目的有三:一是存留多余的捕猎马作为食物来源;二是使役和射骑;三是用于祭祀或观赏。
马喜欢群居,一般由一匹公马、几匹母马和它们的后代组成。每个种群都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并以每天5-10公里的速度迁移。
马、驴和斑马本是三个独立的物种,已出现生殖隔离。
但有趣的是,马和驴、驴和斑马、马和牛杂交都能产生后代。只不过马和牛的杂交技术在宋朝就已失传。
驴:驴和驴交配所生,有繁殖能力。
骡子是:驴和马杂交所生,一般没有繁殖能力。
马骡:由公驴配母马,由母马所生,这种骡子体形偏大,部队叫挽马,专门拖拽拉重物的马,身材高大。
驴骡:由公马配母驴,由母驴所生,这种骡子体形偏小,部队叫驮马,用来驮载;
駏驉,公牛配母马所生;
驼(读“末”), 公驴配母牛所生;
zhé měng(这两个字电脑里没有) 公牛配母驴所生。
马类的称谓: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自己,没有能与马的称谓多的。以下仅是十分之一不到的称谓和说法。
儿马:公马
骒:母马
驹:两岁以下的马。
騑(fēi ):三岁的马。
駣(táo):三四岁的马。
骟:被阉割后,丧失生育能力的马。
骠: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骝:黑鬃黑尾的红色马。
骃:浅黑带白色的马。
骅:枣红色的马。
骊:黑色的马。
騧:黑嘴的黄色马。
据史籍记载,给马定名,自周代便有,至隋唐盛行。《拾遗记·周穆王》就曾列出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这八骏是周穆王巡狩征战的得力助手,伐犬戎,征昆仑,皆赖其威。
名将为马取名更有趣。秦末西楚霸王项羽给他的宝马取名“骓”。
东汉末董卓送给吕布,后又被关羽所获的烈马名为“追风赤兔马”。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战马叫“的卢”。
燕人张飞性情暴躁而马名文雅,叫“玉追”。
曹操骑的马为“绝影”,意思是此马速度之快,连影子都跟不上。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的马名为“乌龙驹”,同为骁勇之誉。
战国时期齐桓公所乘的马,名叫“拂云飞”,据传他与宠臣管仲外出打猎,老虎见了这匹马,竟然吓得伏倒在地。
秦始皇嬴政拥有号称“七龙”的良骥,分别叫:“追风、白兔、融景、追电、飞翮、铜雀、长凫。”他轮流鞭策,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有匹机智勇敢的马,为昭彰这匹骑力不衰的马的功绩,将之赐封为“扬威将军”。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
在唐太宗李世民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唐玄宗李隆基爱马成癖,也喜欢给马赐雅称。他给外国进贡的六匹马取名为:“红玉辇、紫玉辇、平山辇、凌云辇、飞香辇、百花辇。”
中国画马的画家有数千人,最最有代表性的是徐悲鸿,被尊称“马贩子”、“马痴”,黄胄是“驴贩子”、“驴痴”。
刘少奇的女儿曾在东营孤岛军马场呆过。军马场种马的马蹄子有盘子大。
附几张马的雕塑。
2019年8月7日
草于别古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