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之吃的谎言



饮食文化之吃的谎言
“民以食为天”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五千年的情结。四十年来,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萝卜、白菜、土豆和茄子到“天天过年”的餐桌;从亲自下厨操刀掌勺到动动手指叫“外卖”的大潮,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热点二、非洲猪瘟:事件起因,去年8月1日,沈阳报告首例非洲猪瘟病例,随后其他省份相继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引发了消费者普遍的担心。
热点三、益生菌:事件起因,去年9月,有两个顶级期刊刊发有关益生菌与健康的相关文章,一些媒体在援引这两篇研究论文是指出:“益生菌不仅无益,还有害健康”,报道一出,一时间益生菌成了“无益菌”了。
热点四、木耳久泡有毒:事件起因,去年8月,有新闻报道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因食用浸泡2天的木耳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直接进了重症病房。
热点五、三文鱼标准:事件起因,去年8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虹鳟归为三文鱼范畴。这一标准发布引发了“淡水虹鳟在市场上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鱼”的热议。
尽管以上五个热点都被权威机构给以否定和解释,但曾经被三氯氰胺、苏丹红等有毒食物坑害过的消费者依然心有余悸,不再轻易相信权威部门和专家了。
真的没有办法让老百姓重振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要重新提振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唯有加大、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立法和执法,除此之外,都是治表不治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歪招、损招、怂招。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我们很有必要借鉴美、日、德、和新西兰的做法。
首先说说美国。美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是非常大的,一旦被查出有问题,没有下不为例,没有开除党籍,没有撤销职务之说,食品供应商、销售商直接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数目惊人的巨额罚款,常会导致公司直接倒闭,相关责任人进监狱。
再说说日本。60多年前,日本也有毒奶粉、含镉稻米、含汞鱼贝等,1966年,日本设立了非官方的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利益。1973年森水公司被判毒奶粉有罪,从当年开始,至今每年需要支付十亿日元赔偿受害者。
接着说说德国。德国食品安全成功的法宝是三大目标:1、保护消费者健康,仅允许提供质量可靠和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物;2、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严防欺诈;3、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供的信息必须实事求是。
最后说说新西兰。在新西兰吃什么都不会生病,30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的事故。究其原因,除了法规有效科学、执法部门不徇私、不枉法、,还有全社会本能对生命的关爱。
其实,这四个国家在治理食品安全上没有什么奇招,就是严格执法,就是赔偿机制和消费者第一这三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执法部门不徇私、不枉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相信一定可以重新提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2019-2-23
草于别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