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意境
标签:
杂谈 |

昨天,与爱女一家总共五口外出吃涮羊肉,本以为是一顿极为平常的午饭,是爱女为减轻老伴儿做饭之劳累而有意为之。
当爱婿驾车来到北京中骏世界城的海底捞店时,被该店的格局和风格给震着了,惊着了。
在这家店里吃了一顿午餐,竟吃出文化,吃出来对中国饮食文化和艺术的感觉来。实在是一顿难得的午餐。
门口的迎宾员和幌子没有什么新意。走进之后却是惊奇连连,这家馆子确实有独特之处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独特理解。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巨大的LED屏,反复播放海底捞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演绎,没有鼓噪的主持人,没有直白的广告语,也没有自吹自擂和直观的鸡鸭牛羊肉的拼盘,有的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信息再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还真看不懂,因为它就不是广告片,是一部饮食文化的艺术片。一个涮肉店有如此深的饮食文化造诣确实给我的第一惊奇。
进了第二门,惊奇再现:一间小型电影院格式的候餐区展现在眼前,有七排长软座,坐满了候餐的客人。客人对面悬挂着一幅类似宽荧幕,正在播放着生活片;在每排长软椅边,摆放着小食品盘,不仅盘盘不空,而且在角落里摆放着小食品的架子,客人随意取食。如果你不喜欢看片子,还准备了磁力跳棋、象棋和五子棋。
惊奇之三:备餐是目前最为超前的机器人。隔着防菌玻璃,看到无菌间有四台以上的机械臂在不停地从食物架上灵活地去下装有食材的盘子,放到传送带上,再有机器人送到客人桌前。尽管食客来来回回行走,但它会非常有礼貌地停下来让食客先走。
惊奇之四:整个就餐大厅很大,但进入之后第一感觉好像是电影院,光线很暗,没有引导员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就餐桌位。由于光线暗,一是看到不地面、桌面和墙面的油渍或污渍;二是很好地保护了就餐人的隐私;三是很好地凸显了食材的轮廓和新鲜度,提高了食欲。
惊奇之五:整个大厅的墙面,不停地播放瑞士雪景、日本樱花等,特别喜欢梵高的“星空”幻灯片,在这种神秘、浪漫、美妙的氛围里就餐,不仅是满足胃欲和嘴馋,甚至还让视觉、嗅觉、心灵皆获得了极大地满足,这顿饭真算得上是饕餮盛宴。
中国人好吃,排世界第一,因为吃得排场;法国人排第二,因为吃得文明;日本人排第三,因为吃得营养。
2019-2-17
草与北京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鱼。

最能反映海底捞特色的辣椒。


每个盘子都有小食品。

这是存放小食品的货架,只有服务人员往里添,没有人限制。

为候餐客准备的象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