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新疆(22)
慢游新疆(22)
今天是《慢游新疆》最后一辑,筛选了2700多张照片,在汉字矿里采挖了20000多汉字,历时23天,完成了慢游新疆的游记的写作。如释重负,为这次新疆游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甚喜,甚兴,阿门。
23辑游记,基本上把这次新疆游的所见所闻和感受,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给网友了,都是真实的。图片没有PS,文字除抒情之外,没有夸大,有图有字,全都是真相。
最后一辑没有主题,算是杂辑吧。
红柳,又名柽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与我们东营盐碱滩上的红柳不一样,此红柳非彼红柳也。
红柳遍地生根、开花、结果。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
春天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接着会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能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据悉,红柳亦称柽柳,落叶小灌木,叶绿花红,枝叶可供药用,为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
尼玛堆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和牧民用大小不等石块、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
“尼玛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也叫“朵帮”,即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在青藏、新疆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朵朵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
“玛尼堆”分为两种类:“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阻秽禳灾朵帮”大都设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五谷杂粮、金银珠宝及枪支刀矛。
“镇邪朵帮”大都设在路旁、湖边、十字路口等处,石堆规模较小,形状呈圆锥形,没有阶梯,右堆内藏有镇邪咒文,台的石堆内也藏有枪支刀矛。
2018-10-26
这是微距离拍照的戈壁滩上的红柳的一种,开着小碎花,如果是春天或夏天的话,漫荒野开着不知名字却顽强地不畏残酷的环境依然开着各色花朵,该是多么美丽啊。


真得想不到,在深秋季节还能见到花满枝头的红柳。



从照片上看,周围没有再比这几颗红柳大的了。



这是已经枯死的红柳树根,已经呈腐化状了。

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据悉,红柳亦称柽柳,落叶小灌木,叶绿花红,枝叶可供药用,为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

这就是“尼玛堆”。尼玛堆是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用大小不等石块、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花花绿绿的小旗子就是“风马旗”。


这次新疆游真真感受到了为什么一到采棉季会有众多的农民来新疆采。在前往新疆的火车上看到很多采棉花的人,当时还没有想到新疆会有这么大的棉花地。


道路两边是看不到头的棉花地。只可惜,这一天新疆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把棉花都打湿了,抬不起头来了,不然的话,可以拍照出万亩棉花朝太阳的场面。



这是这次新疆游最煞风景的地方,不管是风景点,还是宾馆门前,商店进出口,就是菜市场也都放置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防爆粗管。看了很不舒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这是景区入口处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外松内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