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游新疆(18)

(2018-10-20 18:39:36)
标签:

杂谈

慢游新疆18

到喀纳斯旅游,必须住哈萨克毡房!

到新疆旅游,必须四吃全羊!

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说道?

没有!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如同: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不死心。

 2014年,哈萨克族毡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哈,我们就是入住的这种毡房。

所谓毡房,就是你平日里在电视或媒体上见过的“蒙古包”而已,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

在这之前,有过在毡房里吃饭的经历。譬如在吉尔吉斯坦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在毡房里喝过马奶,吃过馕蘸各种果酱等的经历。在毡房里住宿过夜是第一次。

毡房里生炉子取暖,就是铺垫的不舒服,加之起夜必须到毡房外的一个公共厕所,其他还都可以。

这次是在贾登峪毡房区入住的。

“贾登峪”蒙古语意为“贾登的房子”。贾登峪是喀纳斯的门户,是通往喀纳斯湖景区的交通关口,也是喀纳斯旅游接待和管理的大本营,海拔1600米。

传说贾登是一位神秘的猎人,他长年孤身一人在大山里狩猎,练就了一身轻盈飘渺的狩猎本领,能轻易地发现和捕杀猎物,却很少有人见过他的踪迹。

贾登既是一个捕猎能手,也是一个关爱他人的大好人。每天趁夜深人静时将猎物放在那些老弱病残以及贫苦的牧人房前再悄然离去。人们早晨起来,便会发现房前的各种猎物,大家都知道是贾登送来的,却无法找寻贾登的下落,始终未曾见到他的踪影。

就这样过了50多年。有天早晨,牧人们发现房前没有猎物,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六天,人们焦急地发现房前没有任何猎物。牧人们预感到贾登可能出事了,便组织起全体人员分头开始寻找。

整整找了一个月,牧人们才在一座高山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位已死去的白发白须老人,他身旁放着狩猎的用具,牧人们揣测这就是贾登。而在山洞里,除了一些兽皮和炊具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牧人们感念贾登的恩情,把他抬到深山里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埋了起来,并在坟墓上为贾登盖了一间木头房子。从此,牧人们每年都会在当年发现贾登的那个日子去贾登的木屋前祭祀,每年也都有专人将贾登的木屋维修一新,让贾登永远住在新房子里。“贾登峪”就是贾登住的地方的意思。

我们不仅宿住在毡房,在游览完喀纳斯风景区后,还在这里大吃了一顿:全羊四吃!很可惜,由于战斗力不强,只吃了半片羊。 好吃!哈萨克民族风情美食:手抓羊肉、羊肋排手抓饭、烤羊腿肉,炖羊蝎子汤——全羊四吃。

大快朵颐,过瘾!大碗喝汤,爽快!

草原现抓羊,哈萨克游牧民亲自下厨,羊肥味正,呵呵呵,快哉,快哉。

新疆的羊很有特点:活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腥臊味;吃肉时,又没有那么大的膻气味。

真的,不到新疆不知新疆的牛羊之多,牛羊之壮,牛羊之美,不在新疆吃顿羊肉,不知新疆羊肉乃天下之鱻肴。你可以不吃内地的羊肉,但新疆的羊肉你要是没有吃过,那是一种遗憾,是你没有口福。

 

 2018-10-20

草于东营慢游新疆(18)

 

这就是贾登峪旅游接待区的大石碑。上面清清楚楚雕刻着“贾登峪”的来历与功能。
慢游新疆(18)

 

只不过这块石碑是新立的。字写得倒可以。
慢游新疆(18)
这是六大美女在祷告,祈求梦入仙乡。少了个美女,不知当时该美女干什么去了。
慢游新疆(18)
这是2700多张照片中,唯一的一张全团照。七个仙女和三个小矮人。呵呵。
慢游新疆(18)
这是毡房内的合影。毡房很是很漂亮、很民族、很高大的。



慢游新疆(18)

这是游完喀纳斯湖后又回到夜宿地大吃羊肉的镜头。看着照片,想起了羊肉的美味,又流哈喇子了。
慢游新疆(18)
津津有味。美哉,快哉。大口朵颐,那感觉,那气氛,那吃相,那环境,回来之后很难再有了。站着吃的那位就是这次的领队兼导游。


慢游新疆(18)

这就是贾登峪毡房区,四面环山,建在一块很大的平地上。一块地约有一亩地之大,一年需缴地主2000多元钱,冬季就拆了毡房,回到自己的家猫冬了。一家一般是三间毡房,外加一件食物制作间。我们在此吃过两顿饭:早饭和午饭。三代人共同经营。慢游新疆(18)

 

这是毡房区的一角。
慢游新疆(18)
睡好了、吃好了、喝好了,跳一段新疆舞吧。
慢游新疆(18)
这就是毡房东的大女儿。很可爱,也很纯真。
慢游新疆(18)
这是毡房区的停车地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