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新疆(13)
观鱼台,建在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山上,蒙古语意思为红松林。它还有一个哈萨克语名字叫“那吾尔克什”,是独峰骆驼的意思。
观鱼台并没有直接建在驼峰顶上,而是让开主峰,坐落在半山腰处。这是我们民族对待自然山水的理念:人造不高于天造。人造之亭与天造之峰和谐相伴,互不争高。
观鱼台始建于1987年,原名“观鱼亭”,2009年改建后改叫“观鱼台”。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60多米,是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
改亭为台的故事:我国的建筑习惯,“亭”必须是顶大于底,而09年重建却是底大于顶,当然应该叫“台”;另外,“亭”和“台”的谐音大相径庭,“亭”就是“停止”,“台”则为“抬升”。据说改名后,有三个领导被“抬升”。
观鱼台台高19米,总重量777吨,可容纳百余人同时观景。顶部为半圆球状,有四个对称的类似于翅膀的奇异造型,是湖怪尾巴和雄鹰翅膀的寓意。它的样子结合了湖怪的传说,所以有鱼的模样,同时它的翅膀又像是山鹰的身形,守卫着喀纳斯湖。
观鱼台既像从天而坠,落在山顶。又像是从山体生出,欲展翅飞天。所以观鱼台犹如“天坠地生”一般。“观鱼台”匾额是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题写的。
从山下顺着1068个台阶爬上观鱼台时,沿途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左边是一望无际的开阔的山坡、草原,右边是掩映在树木之后的宛如碧玉的喀纳斯湖,眼前是台阶两旁各色各样艳丽的花草,有的像羞涩的姑娘般打着朵儿,有的昂着头在阳光下骄傲地绽放着自己美丽的容颜。整个山路真是一步一景,喀纳斯湖也像是高明的魔术师,随着山路的上升而变幻着让人惊异的美丽。
从山下第一级台阶算起,到观鱼台总共是1068级台阶,每50级就打上数字,特别好记,也知道自己已经攀登了多少台阶了。这是在90台阶处拍照的对面雪峰的景致。
真的要感谢新疆今年的第一场雪,否则就看不到这壮观的雪峰景色了。
这是在1068级台阶拍照的喀纳斯湖的景色。碧绿碧绿的,如果不是有游艇在水面上划过,留下波纹,就如同杭州的丝绸一般,光鲜丝亮。
据说喀纳斯湖上的游船票价挺高,有不少游客当了冤大头。其实在游船上是看水,看鱼,与在高处看湖、看景完全是两回事儿。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喀纳斯湖就是女娲洗漱、戏水的私家泳池。
喀纳斯湖湖面海拔为1374米,蓄水量53.8亿立方米,列居中国淡水湖第三位,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
也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
据说该拐弯处是最深处,也是“水怪”经常出没的水域,可惜,我们这次去没有看见什么“水怪”。
这是西伯利亚红松的特写,与我国东北松和黑松不同,它的松针短、软,且变色发黄。这是刚开始变黄,估计一场雪下来,就彻底黄了。
这是崖壁上生长的野草和不知名的灌木。
西伯利亚红松和云杉等松树是这里的主要树种。这些树木有的枝叶茂盛、直冲云霄;有的被雷电击中,从中断开,露出烧焦的残枝;有点虽挺拔完整,但早已干枯。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枯树,与生命繁盛的树木组合到一起,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这就是观鱼台的真面貌。顶部为半圆球状,有四个对称的类似于翅膀的奇异造型,是湖怪尾巴和雄鹰翅膀的寓意。它的样子结合了湖怪的传说,所以有鱼的模样,同时它的翅膀又像是山鹰的身形,守卫着喀纳斯湖。
2018-10-15
草于东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