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2018-05-05 16:12:20)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大家来了一趟攀牙湾,看到了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石头和大小不一、形状怪异的溶洞。但对什么是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是这样形成的未必了解。

本辑主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力求深入浅出,做到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也不虚度一趟普吉岛。

喀斯特地貌又名“岩溶地貌”,以位于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可溶性是指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这种物质在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会形成碳酸氢钙,后者能够溶解于水,这就使岩石逐渐被水溶蚀,形成形态各异的溶洞与地表地貌。

降水量大的地区比降水量小的地区喀斯特景观明显,而且水的流动性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也有很大作用,因为流动的水能及时补充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另外,温度、气压、生物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或减缓喀斯特地貌的发展。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与地下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在地表,可以形成孤峰、石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就得益于喀斯特地貌。在地下,溶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溶洞里通常存在着钟乳石、石笋等,更有怪石林立,妙不可言。

喀斯特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喀斯特嶂谷(峡谷)、溶沟与溶隙等。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与溶隙等这种溶洞完全是海水的潮汐和海流造成的。没有几千年是不会形成这么大的溶洞的。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与溶隙等从这个溶洞就看充分了解水对喀斯特的影响有多大:海水越大,海流越急,溶洞就越大。所以说水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如果不是普吉岛降雨充沛,上部的喀斯特就会停止发育。尽管没有停止发育,但已明显地不如溶洞里面的发育良好。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穿过溶洞又是一片新天地。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与溶隙等我们到达时好像是退潮,只不过海面太大,又不在岸边,连我这个海边生海边长的青岛人也不敢肯定,这是觉得有点像而已。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007系列电影还是很会选景地的。这个镜头是不是很熟悉。詹姆斯多次驾快艇穿越此洞。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这是仰拍溶洞的顶部,发育还是很活跃的。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租乘这种小香蕉船一人50泰铢,在割喉岛泛舟约40分钟。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这是无比坚硬和锋利的海蛎子,已近长得密密麻麻,且不说人的皮肤,就是这种香蕉船碰在上面也会划破的。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凡是在潮汐线上的岩石,都会长这种东西的,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里和青岛一样,都长不成牡蛎状。这种东西青岛土话叫“海蛎子”。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哈哈,这位美女够大胆,一旦碰上手指必破无疑。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说是千奇百怪一点都不夸张。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这里是水下探险的禁区。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雄伟壮观的石灰岩钟乳石。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狰狞、恐怖、渗人的奇石。真的赞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孤木不成林。今天是三株互不相连的小树,假以时日,这里就会形成一片红树林。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十分神奇和让人敬畏的。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并长成一片树林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有心的网友自己慢慢往下看吧。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普吉岛游记之攀牙岛(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