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 鼎

(2018-04-19 05:52:12)
标签:

杂谈

圆 鼎

    菏泽牡丹园还有一个好看的点,就是在西门处的《牡丹鼎》。今天,就鼎这个话题,向网友介绍一下鼎故事。

圆 <wbr>鼎

   这就是矗立在菏泽牡丹园北大门处的“牡丹鼎”。这应该是国内最大的圆鼎了。方鼎大家见的多了,圆鼎是多见的,很容易和香炉混为一谈。   

圆 <wbr>鼎这就是“牡丹鼎”的铭牌。

圆 <wbr>鼎

    这是鄙人拍摄于国家博物馆里的“子龙鼎”。因鼎上刻有,“子龙”故而得名。它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其实,圆鼎和方鼎除鼎体上的文字和图形不一样外,最大、最直接的不同是:圆鼎是三只腿,寓意天、地、人;方鼎是四只腿,寓意东南西北是各方向。

 

  子龙鼎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为商代末期的文物。其造型雄伟,是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的,而且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圆 <wbr>鼎

   据北京日报披露,子龙鼎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流传到日本的。当时一个叫“山中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大肆在中国收购文物,“子龙鼎”被买走。由此销声匿迹。直到2004年,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了一次私人藏品展,“子龙鼎”在展览中露了面,并引起轰动。2005年负责承办国家重点文物的专家前往日本,追寻“子龙鼎”的下落。当对方得知我国要追回“子龙鼎”时,竟开出了上亿元的报价,当时不得不暂时放弃买回“子龙鼎”的想法。几个月后,“子龙鼎”神奇地出现在香港,得知“子龙鼎”在一位香港的中国人手中,专家马上前往香港。经过六七次的洽谈,买卖成交,“子龙鼎”终于回到中国。   

       2006年12月9日,“子龙鼎”入藏国博,价值4800万元人民币,是现已发现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龙”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精良,保存品相完美,是商周铜器中的极品。关于子龙鼎的故事也就这些,以为不如司马鼎出名,所以没有人知道是怎样被日本人掠夺去的。

圆 <wbr>鼎

   这就是国人耳闻能详的著名“司母戊鼎”方鼎。因鼎上刻有,“司母戊”故而得名。它与著名的国宝“子龙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

 

   1939年3月,武官村一位名叫吴培文的农民在农闲的地里"探宝"

。当他挖到十来米深的时候,发现地下土颜色异常,可能埋有青铜器。他悄悄回到村里,想约请二十来个青壮年棒小伙,大干一场。他们事先约好,任何人也不能走漏风声。如果挖宝有了收获,大家平分。当天夜里,他们就开进了那块地里。因为宝物太大,土坑挖得小了上不来,就使劲往大里挖。一直到了第三天夜里,一个前所未见的庞然大物出现了。

   一看是个巨大的铜鼎,他们个个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吴培文有点憋不住气了,他压低嗓门说:"乡亲们,眼看着就要天明了,万一走漏了风声,让小鬼子知道了,咱们可是小命难保啊!"他一边说,一边安排一位小伙子回村去赶马车。一会工夫,马车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大鼎装到车上。吴培文再次让大家伙指天发誓,这才回到村里,把鼎埋到吴培文家院的粪堆下面。由于这只大鼎很像农村里牲口棚里的马槽,大伙儿私下称它为"马槽鼎",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不知怎么地,这事儿还是让小鬼子知道了。驻在安阳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突然来到武官村。他提出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件宝贝。吴培文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哄走了日本鬼子。惊魂甫定的吴培文这下可犯了愁:这么大个物件,就在鬼子眼皮子底下,这事儿能久了吗?他偷偷找到两三个人,大家一合计,有人说还是赶快出手保险,有人说这东西可是卖不得呀!不卖怎么办?留着它招惹是非?

  正在此时,有个自称自京而来的古董商也不动声色地找上门来。他摆出一副神秘的样子,跟吴培文讨价还价起来。吴培文一口咬定:没有这回事儿!古董商以为吴培文嫌他出的价钱太低,一路翻升,竟然给到了20万银圆。

    20万银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个天文数字了。于是有人动了心。可是古董商又要他们把大鼎截开,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以便装车外运。几个年轻小伙又是锯又是砸的,生生把大鼎的一只耳给锯掉了,真让人伤心!看到千疮百孔的大鼎,村上有位长者出面制止了他们。大铜鼎又一次保全了。

   事后,村民们把大鼎转移到了吴家东屋草房里,深深地埋到地下了。没过多久,日本鬼子还是得知了消息。这天,一队日本鬼子兵凶神恶煞地开进村里,大家此时都捏着一把汗,日本鬼子可不是好东西。只见吴培文走出人群,上前跟水野咬了咬耳朵。就这样,一对鬼子兵走在吴培文后面,吴培文在前面耀武扬威地直奔武官村而去。吴培文进了村子,一个弯都不拐地径直往自己家去了。就这么顺利?连鬼子水野也没有想到。他怕吴培文跟他耍什么花招,一步不拉地紧跟其后。

  哗啦一声,大门打开了。又是哗啦一声,屋门打开了。堂屋正中间的方桌上,摆着一只锈迹斑驳的青铜鼎。哇!这不就是朝思慕想的青铜大鼎吗?水野一下子扑上去,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嘴里还连连叫着:幺西幺西……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水野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到安阳时间虽然不长,却是做尽了坏事。前几天,就有人捎过信来,说是水野看中了武官村的那只大鼎。还加了一句话,要是藏起来不交,水野可没有功夫磨蹭。根据情报,他已经知道吴培文是头目。不仅吴培文难免一死,村上的老百姓也得遭殃。吴培文跟几位知己一商量,就想出这么个点子来:水野根本没见过"马槽鼎"什么样。为了保住全村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只得委曲求全。村上还有一只前几年挖出的铜鼎。后来,经常来的古董商一看,硬说是后世仿造的,贵贱不要。这回,正好把它给派上用场了。

   就这样,司母戊鼎安安稳稳地在吴培文家的草房地下睡了7年之久。日本投降以后,一直到1946年,当时的安阳县古物保存会的头头打听出了大鼎的下落,他是威胁加利诱,动员村民把国宝"献给国家"。司母戊鼎终于又见天日了!遗憾的是,当年锯掉的那只"耳"再也没有找到。

圆 <wbr>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胡杨树根展
后一篇:东营樱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